中華民國105年12月7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北市南海路37號
農委會辦理105年(第26屆)優秀農業人員表揚頒獎
為獎勵從事農業實驗、研究、教育及推廣人員對台灣農業發展的貢獻,政府部門自民國75年即辦理優秀農業人員選拔活動,迄今已辦理25屆,計獎勵優秀農業人員294人。105年(第26屆)優秀農業人員由各機關、學校及團體共推薦26位候選人參選,經聘請學者及專家以嚴謹、公正方式,歷經個案評審、評審、核定等 3 階段評審,最後選出 12 位優秀農業人員。本次活動由本會曹主任委員啟鴻親臨頒獎,並向得獎人表達最高的致敬與肯定。
農委會指出,105年第26屆優秀農業人員12位得獎人,分別來自試驗研究、行政機關、大學校院、及產業團體等單位,其優良事蹟包括農業實驗研究、農業政策、農業產銷及農村社會研究、農業教育訓練工作、及農業推廣工作等領域之卓越成就,對於促進農業改良、提昇農民福祉、培育農業人才、提高農場經營等均有重大貢獻。
曹主任委員表示,新農業的發展要透過建立農業典範、建構農業安全體系、提升農業行銷能力等三大主軸,來提昇農業競爭力;而優秀農業人員的貢獻與努力正是攸關提昇農業競爭力的關鍵核心;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農業從業人員以此為師,在各自的崗位上持續努力,強化台灣農業體質,創新台灣農業的新價值,進而打造「全民農業競爭力」。
農委會說明,本次12位得獎人於農業研究、教育推廣等工作的傑出事蹟足以作為全國農業從業人員學習的標竿與典範。茲摘要如下:
「逆境與希望中進推動產銷履歷」王良原:一步步地完善並普及政策,至今產銷履歷制度的驗證有效家數已達1716家,消費者也越來越常在超市、餐廳等地方看見產銷履歷的各類農產品。
「農場裡的記帳士」呂秀英:視農友所需為己任,七年開發五項軟體,穿梭田野30幾個秋冬,呂秀英帶著農戶記錄收支,而她個人帳本的收入欄,滿滿的都是農民的感激與回饋。
「創意行銷實踐農村洄游」吳菁菁:專注在農村社區輔導事務,「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在104年獲得美國華頓商學院全球教育創新獎-亞洲區銅獎的肯定。
「這是一份有溫度的工作」范美玲:向在地學知識,推原住民保種計畫。期許農改場用生態、友善農業,打造花蓮特色,讓年輕人有返鄉就業機會。
「研發育種改良的幕後功臣基因解密臺灣米」胡凱康:活用分子標誌技術,以理論結合技術導入育種改良,也活用鑑定技術檢驗稻米品種,把關、推廣市售食米檢驗。
「臺灣土雞守護者」陳志峰:創建分子標記輔助選種技術提升育種工作效率。繁複的保種與創新的育種才能譜出生命永恆卻又多變的歌謠。
「帶領臺灣接軌國際 農藥產業升級幕後推手」馮海東:確立臺灣農藥試驗標準、和國際接軌推動農藥試驗單位認可制度、逐步淘汰高風險農藥,近幾年更致力加強農藥流向追蹤,提升用藥安全。
「傾注熱情與農為伍 農經專家的使命」黃琮琪:在農業經濟與政策研究耕耘超過25年,目前正在協助農糧署推動農村社區小舖計畫,並著眼農業保險機制的運作。
「改善動物福利,從消費者教育著手」廖震元:透過「人道監控」及「友善畜產」雙標章,提高人道畜產品的辨識度,並藉由消費者的支持,促進業者改善經濟動物的命運。
「亦師亦友與農民並肩作戰」黃瑞彰:悉心研究土壤改良與管理,同時協助檢驗土壤、輔導農民良好的土質概念。
「根留臺灣、花開世界」劉定榮:為東部蘭花的發展,特別培育出短梗、小花、具香味的特色蘭種,讓外國藉著蘭花重新認識臺灣。
「再繁瑣的過程都要拼盡全力」劉桂柱:以長久積累的豐富的種豬培育經驗,協助農友不斷延續優良種豬血統。
聯絡人:輔導處副處長 周若男02-2312-4698,0928-899086
農委會辦理105年(第26屆)優秀農業人員表揚頒獎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