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民日論壇 青年呼籲:恐龍法官、檢察官退場
(記者吳苡婕/台北報導)

  在司改國是會議如火如荼進行,近期也發生人民控告法官的事件,3月9日太極門弟子怒告林秋華、莊金昌、劉錫賢三位法官枉法裁判,種種跡象顯示法官違反證據法則、濫用自由心證,當天堪稱「司法國恥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法稅改革聯盟等單位,選在世界公民日前夕,於3月31日舉辦2017年世界公民日青年高峰會「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論壇,針對此次枉法裁判事件,各界青年代表進行討論,並且提出對於司法改革的建言,主要聚焦在行政法院救濟失靈以及法官的不適任等問題。

  任職於科技公司的工程師陳培元呼籲,真正的司法改革從拔除不適任法官開始。他指出太極門稅務冤案的唯一爭點就是敬師禮的性質,各項人證、物證都顯示敬師禮是贈與,國稅局與恐龍法官卻無視證據,提出「經濟實質層面之客觀角度」來「主觀」認定敬師禮是學費,藉此課稅,判決駁回太極門告訴,嚴重違反證據法則。

  陳培元還爆料,法官引用「經濟實質層面之客觀角度」這個用詞來裁判,根本沒有法源依據,林秋華法官自己在記者會上就公開坦承法條沒有規定。陳培元舉例陳志龍教授曾經在媒體投書形容「經濟實質的宏觀角度」是個變色器,投書內容指出,「如果你講的都是白的,我就把它轉變成黑色的;你雖然講的是贈與,我就用經濟實質的宏觀角度說是學費」。陳志龍並批評:「這不是證據法則,而是人治時代的恣意法則,如果法院不靠證據,靠經濟實質的宏觀角度來看,那麼法院根本不必要開了!」

  評論人台大會研所畢業的會計師莊美慧梳理相關法令,談到「經濟實質層面之客觀角度」源自於稅捐稽徵法的「實質課稅原則」,卻經常被違法濫用與誤用,例如:國稅局經常利用「實質課稅原則」來殘害納稅人,被恣意無限上綱,導致”國稅局說了就算”的沉痾。

  任職於大學教育推廣單位的吳詩敏,侃侃而談自己小時候的受害經歷,多年前,她與乾媽原本在太極門開心的練功,卻因為太極門冤案遭受警察恐嚇與親友的不諒解,吳詩敏語帶哽咽地說:「乾媽在幾年前過世了,她終究沒等到公平正義到來的那天,也沒有機會再回來跟我們一起練功了,像這樣人權迫害所造成的遺憾是終生難以彌補的傷痛。」

  太極門冤案經歷了21年,吳詩敏以受害者身分表達無法接受這次的枉法裁判,針對林秋華法官在記者會上回答記者自己忘了有利人民的證據,她質疑,「如果法官可以不依照證據辦案,只依照自己的記憶偏頗國稅局,這樣的法官難道不是瀆職嗎?」接著更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強調忽視證據、濫用自由心證的法官的不合理;「我在大學裡擔任企劃專員,時常經手數百萬的計畫,每一次的計畫撰寫、執行及核銷,都小心翼翼地反覆檢查確認,深怕出錯影響了學員的權益或是浪費了人民的納稅錢。法官的判決對人民的影響更大,能夠毀了人民的名譽甚至是一生?應該明察秋毫、依照真實證據專業辦案,而不是依照自由心證,甚至引用不實的起訴書當作判決的證據。」

  與談青年紛紛提出嚴正呼籲,吳詩敏希望政府:「落實刑法第124條枉法裁判罪、刑法第125條濫權追訴處罰罪,讓恐龍法官、檢察官退場,終止國家暴力。」與談人陳培元更大聲疾呼:「希望政府拿出解決問題的魄力,不要讓糟糕的稅官、法官傷害我們國家的未來,讓年輕一代的我們一起站出來!」

  眾所矚目的司改國是會議提出了許多議題方向,其中包含了「檢討法官、檢察官的任用與監督」以及「建構專業的法院、法庭」,從太極門冤案中可以看出台灣民眾對於不適任法官的退場機制的迫切需求,行政法院有專業不足、救濟失靈等諸多問題需要檢討,蔡英文政府力推的轉型正義與司法改革,到底是真正保障人民權益的改革,還是只是喊口號、打假球?全民都在期盼與監督。

圖一:世界公民日青年高峰會「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論壇,針對中高行法官枉法裁判事件,邀請各界青年代表進行討論,並且提出對於司法改革的建言。

圖二:工程師陳培元指出太極門冤案的唯一爭點就是敬師禮的性質,人證、物證都顯示敬師禮是贈與,國稅局與恐龍法官卻無視證據。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