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柿子採收的季節,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即日起至11月底首度舉辦「好柿會發生!客家秋天生活節」,不僅讓民眾能一同賞樂、品茶,還將透過各種講座、展覽和手作課程,呈現秋天客庄柿子豐收的意象,帶領民眾認識臺灣客家文化的不同風貌!
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今日(24日)舉行「客家秋天生活節」開幕式,由古箏演奏家林易嫻彈奏客家樂曲《客家本色》揭開序幕,為活動注入藝文氣息,同時邀請「新埔柿染工坊」、「手作植栽園藝社」、「吉柿工坊」共同展出並示範「客家柿染拓印」、「客家意象植栽創作」與「打包帶柿子造型編織」三種不同風格的DIY作品,讓民眾自然而然將客家文化融入生活之中。
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表示,為貼近民眾需求,「客家秋天生活節」特以「生活」為主軸,規劃「賞樂」、「品茶」、「植栽」、「柿染」、「展覽」、「文化講座」、「手作教室」等豐富活動。
系列活動由「植栽・智慧・客手禮~客家意象手作創意植栽展」打頭陣,自即日起至十月底展出由室內佈置&園藝植栽設計師~阿尼帶領一群熱愛客家文化的年輕人所創作的植栽作品,共邀民眾感受植栽新客風,或踴躍加入工作坊的行列。
接續「客家樂風華~古箏、二胡與茶的對話」將邀請民眾藉由聆賞客家名曲現場演奏、品味膨風茶、重烘培烏龍茶等客家茶品,讓民眾認識客家音樂、茶道之美。到了十一月,則由「新埔柿染工坊~客家意象柿染生活展」接棒,展出客家庄特有的柿染文創商品,多層次的色彩變化,充分展現創意時尚的現代工藝新風貌。
其他活動還包括從十月初橫跨至十一月底的「秋日樂活手作教室」,以及十一月中的「客庄春耕夏耘秋收之美~客家文化講座」,邀請「無共樣个客家詩人」李源發博士在『筆耕鄉土農村曲,吟唱詩賦客家情』中為「客家秋天生活節」劃下美好句點,活動詳情歡迎民眾關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FB粉絲團或官網訊息。
「客家秋天生活節」系列活動
【客家意象~手作創意植栽展】9/24(四)~10/25(日) 免費入場
【秋日樂活手作教室】10/4(日) ~11/20(五) 網路報名,酌收材料費
【客家意象~柿染生活展】11/1(日)~11/29(日) 免費入場
【客家樂風華~古箏、二胡與茶的對話】10/31(六) 14:30~15:30免費入場,網路報名
【客家文化講座~客庄春耕夏耘秋收之美】11/14(六) 13:30~15:30免費入場,網路報名
活動地點: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95巷1號
電話:02-23973733 傳真:02-23973755 FB: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
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site/taipeihlvc/
開放時間:週二~週五10 :00-21:00,週六、週日10 :00-17: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介紹
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是全臺第一座客家主題式影音圖書館,以客家圖書、影音資料之收藏、研究、展覽及推廣為主軸,自98年開幕後,已收藏近萬本的客家圖書,與2400餘件客家音樂影音資料。
【客家意象~手作創意植栽展】展出單位介紹
小綠芽創意工作室-阿尼(王勝弘):
室內佈置&園藝植栽設計師,現任小綠芽創意植栽風格規劃師兼設計總監,以園藝的專業背景,結合綠設計,專長室內陳列佈置、陶藝、花藝、盆栽造型組合等等。出版著作:《家有多肉真好玩》、《室內盆栽綠設計300》、《超可愛!養在桌上的綠色寵物盆栽50+》、《水草小盆栽》。
【秋日樂活手作教室】授課單位介紹
「新埔柿染坊」:
充滿人情味的客家庄-「新埔鎮」是全台主要製作柿餅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在專家、顧問群的協助下,創造出「柿染」藝術,讓原本無用的柿子皮被賦予全新的文化藝術價值。
「手作植栽園藝社」:
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邀請植栽達人阿尼所帶領之「手作植栽園藝社」自今年九月起舉辦植栽工作坊,以家飾禮品為設計方向,利用身邊可塑型多媒材創造出結合傳統老智慧與現代手作風的手作家飾植栽。
「吉柿工坊」:
吉柿隨身帶‧好事接連來。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邀請吉柿工坊將打包帶資源回收再利用,帶領親子一同動手做,製作成柿子或螞蟻造型的隨身飾品。
【客家樂風華~古箏、二胡與茶的對話】演出者介紹
二胡-王甄羚
2010年創立『甄藝樂場』,致力推廣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是全方面發展的二胡演奏家。
現為台北市幸安國小教師、『甄藝樂場』團長。
古箏-林易嫻
自2000年起,開始擔任采風樂坊古箏演奏,接觸室內樂形式的絲竹音樂,並嘗試劇場形式的肢體訓練與演奏風格,積極將古箏演奏上的可能性實踐在現代作品中。曾獲邀至世界各國演出。
茶藝-天元茶莊
天元茶莊,民國六十六年創立至今已超過 30 年,除了茶文化的傳承,也致力於創新研究,提供各種相關資訊及知識給消費者,讓台灣茶葉文化更國際化、多元化、年輕化、生活化。
【客家文化講座~客庄春耕夏耘秋收之美】主講人介紹
無共樣个客家詩人李源發博士
苗栗縣客家子弟,生於農村 對兒時客家農村之生活點滴有深刻的感受,李源發是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原任職於中山科學研究院,是高科技領域的專業人士,但也是一位熱衷推動客家文化的人。自原職退休後,為重現客家文化,尋訪各種老行業,如割漆、牽豬哥、打鐵、蠶絲等,還有兒時客家農村記憶,都化成詩詞,傳承客家傳統刻苦耐勞勤奮的精神。李源發先生有感於客家文化逐漸式微,結合高科技系統概念,將古早文物及老行業等,用影像、照片串成詩詞,以說故事方式保存客家文化,淺顯易懂圖文並茂,讓人印象深刻。
好柿會發生! 北市客家圖影中心客家秋天生活節「植」入新客風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