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可疑違常,消弭潛在危安
壹、前言:
人們常說「魔鬼藏在細節中」,任何狀況的發生,往往一定有其「徵候」可稽,這時除了考驗大家平日處事的警覺性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於單位人員作息的觀察。隨著部隊外散宿權益及智慧型手機的開放,諸多幹部在下班時段不是返家陪家人,不然就是在部隊使用手機,導致網路依賴性越來越重,對於「人」的互動與觀察力也隨之降低,亦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及「怕影響單位榮譽」等錯誤觀念,致使錯失處置先機。

貳、案例檢討與分析: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理查·帕斯卡爾曾說過一句話:「沒有危機感,就是你面臨著最大危機」,國軍官兵擔負著保國衛民的重責大任,更應對其有深刻的體悟,以下案例希冀全體官兵省思與警惕:
一、延誤回報先機,致生自傷憾事:
某單位女性志願士兵,休假期間電傳負面訊息給幹部,透露家庭及感情狀況不佳心緒低落,惟幹部未能即時反映,導致單位錯失家屬聯繋及人員狀況掌握良機,致生女兵自傷情事。
二、缺乏安全警覺,洩漏單位處所:
某軍雷達站因地處觀光景點,日前數名遊客藉拍照為由,多次向單位內部實施拍攝,營門衛哨因缺乏警覺未能立即制止,直至單位值星官透過監視器發現後,相關人員已遠離不及制止。
三、人員掌握不實,盜取部隊款項:
某單位某下士平常負責營區水電設施修繕,長期與熟識商家索取空白收據,多次假借修繕名義結報未購買之耗材及器具,並利用盜用之公款購入新型機車及宴請單位同袍,單位幹部明知渠家境不佳,有此違情卻未能立即查察,導致公款遭盜用20餘萬,影響單位甚鉅。

參、結語:
在上述的案例中只要各官兵能多一點存疑,多一點主動、多一點反映,均能使單位各項狀況消弭於無形,部隊各項工作均強調風險管理,就是希望提醒官兵能在任何時刻保有危機感及警覺心,只要發現有悖離正軌的情事,就得立即防範及回報。身為國軍一份子的我們,擔負保家衛國的重責大任,更應以高標準看待任何事,稍有疏漏都有可能使國家陷於危機當中,更甚遭對岸趁機滲透。維護國家安全必須有「未兩綢繆」的憂患意識,相信只要大家在平時均能養成保防習性,隨時留意環境中人、事、物,便可杜絕危安因素。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