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社區性肺炎與肺炎鏈球菌疫苗
社區性肺炎(CAP)是指在社區或住院48小時內發生的肺炎,致病菌以肺炎鏈球菌為主,感染後會出現發燒、咳嗽、寒顫、鐵銹色的痰液,容易被感染的對象以5歲以下幼童、65歲以上老人及其他高風險群(脾臟功能缺損、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慢性疾病、酒癮、煙癮、腦脊髓液滲漏、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線治療的惡性腫瘤或器官捐贈者)等為主。
為了避免以上易感族群,於感染後合併嚴重併發症(膿胸、菌血症、敗血症、腦膜炎),甚至死亡,政府提供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13價及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注射,此兩種型疫苗皆為相當安全的不活性疫苗,可與其他疫苗於不同部位同時接種。
PCV13為結合型疫苗,含13種血清型,可產生抗體與激發免疫記憶,保護力較強,PPV23為多醣體疫苗,含23種血清型,可產生抗體與提供更多種菌株血清型防護,因此需接種2劑類型疫苗才可獲得完整保護,使免疫力產生最大化的保護效應。
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時程及種類如下:
1.幼童:出生滿2、4、12-15個月,提供1劑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PV對2歲以下的幼童無效,故不宜接種。
2.65歲以上(一般民眾、高風險、機構住民、洗腎患者),提供1劑PCV13及23價肺炎鏈球菌(PPV)疫苗,建議接種時程分別為:
(1)從未接種PCV13、PCV15、PPV:一般民眾、高風險、機構住民、 洗腎患者皆可先接種1劑PCV13後,再接種1劑公費PPV疫苗,PPV與13PCV間隔分別為(一般民眾間隔1年,高風險、機構住民,洗腎患者間隔至少8週)。
(2)曾接種過PCV13或PCV15:一般民眾間隔1年後(高風險、機構住民、洗腎患者則為間隔8週),可接種1劑PPV。
(3)曾經接種PPV23:一般民眾、高風險、機構住民、洗腎患者,需間隔1年後才可接種1劑13PCV。
3.55-64歲原住民:
(1)從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提供1劑公費PPV23。
(2)曾僅接種PPV23:間隔至少5年,公費提供1劑PPV23。(倘屆臨65歲,建議於年滿65歲時接種1劑PCV13)。
(3)曾僅接種PCV13/15:間隔至少1年,公費提供1劑PPV23。
  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呼籲民眾,為了預防肺炎鏈球菌的侵襲及其引起的重症,請符合施打資格的民眾攜帶健保卡(原住民族需再攜帶身份證民文件,如戶口民簿或戶籍謄本),至鄰近診所或衛生所進行注射,疫苗相關資訊請洽詢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2431-1592。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