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地區在地文化、景觀調查規劃發表會
尋找百年水圳--霄裡溪廣源記圳記憶地圖
新埔霄裡溪水域沿線多為傳統客家聚落,擁有濃厚的客家人文,且自然生態資源豐富,卻因缺乏整體性規劃而未能被納入新竹縣的旅遊系統中。由於境內各產業雖然多元,但規模均不大且分布零散,加以大眾運輸系統不完整,可及性低,也讓沿線社區始終無法建立旅遊誘因而持續沒落,地方傳統文化亦陸續流失。
為善盡新竹在地大學之社會責任並加以落實,中華大學擬協助改善霄裡溪沿線水域汙染、茶園棄耕、社區產業沒落、人口外流的問題,計畫將藉由霄裡溪人文生態資源的調查、串聯整合,搭配現行國中小學課程,以霄裡溪的人文與自然為對象,規劃具備觀光、教育價值的人文生態學習場域。為執行本項任務,特別將景觀建築學系三年級的設計課程與霄裡溪的環境議題結合,將學生的學習帶到霄裡溪周邊聚落,而這次的議題就是尋找霄裡溪的百年水圳—廣源記圳的記憶地圖。
執行成果
(一)建立霄裡溪吃喝玩樂地圖
以霄裡溪為對象,首先將沿線的各據點依特色分類,繪製霄裡溪吃喝玩樂地圖,其次則依各據點之環境現況加以盤點,提出各自的短中長期環境改善計畫,讓各產業據點依經濟能力逐年分區改善實質環境條件,以便整合後更有與大型產業據點競爭的能力。
(二)延伸既有之自行車道路線與新闢據點形成騎乘路網
長達5 km的廣源記圳,沿線經過照東國小、振慶茶廠、巨埔農場、大茅埔三元宮、鐵血詩人吳濁流的故居,最後進入蓄水農塘,連結飛龍古道。沿路盡覽霄裡溪田園風光,包括阡陌農田地景、茶園與柑橘園,並可將其景觀改善後納入騎乘路線劃為「鐵馬古圳道」的旅遊路線。
(三)客製化的活動行程,推動課程行銷
為將聚落的生存智慧置入課程內容,我們為中小學設計配合學校課程進度與教學內容的活動遊程,以課程行銷的概念規劃具備觀光、教育價值的「體驗教室」、「假日學校」與「親子共學」活動,將霄裡溪沿線社區的產業、人文與生態分別與小學課程單元整合,以課程行銷方式,鼓勵北台灣小學參加戶外學習課程,寒暑假期間由大專院校學生協助辦理夏令營與冬令營活動,讓都市學童將學習場域從教室延伸到偏鄉社區,學生可以親身體驗學習,將是最有意義的本土教育模式。
(四)建立各產業據點行銷LOGO
為各據點規劃入口意象,透過特色標章、收集當地詩句、童謠、山歌、俚語等,將之設計成旅遊票卡、手機吊飾或合併設計為特色街道傢俱,以建立具自明性的觀光導覽系統,未來更將協助各產業建立產業標章。
我們希望一步步的協助霄裡溪沿線聚落轉型為教育與休閒的場域,販售行銷的不僅是自然風光、客家人文遊程,還有產業知識與專業知能,我們深信,唯有將自然、文化、產業與專業知識整合,才能讓行銷的課程、遊程體驗與新埔其他地區規模大而完整的休閒農莊有所區隔,也才有機會讓小而美的產業據點有存續的機會,進而提升在地經濟、吸引人口回流,扭轉傳統偏鄉產業持續沒落與小學廢校、社區瓦解的命運。
發表會時間:106年6月14日上午10時~11時30分
發表會地點:新竹縣清水國小(新埔鎮清水里143號)
預定參與人員:霄裡溪週邊社區及清水社區民眾、清水國小夥伴、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師生團隊,共計約70人。
※敬邀貴報(媒體)前來指導、採訪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