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自持,從你我做起
近年來我國致力打造「廉能政府」,已獲得國際正向肯定評價,而國防部也配合政府政策,全面落實各項肅貪查弊作為,並成立政風室,與國軍督察體系建構複式監督廉政機制,積極促進國防事務更加公開、透明,當中種種作為,就是希望能將軍中涉貪的不法分子繩之以法,根絕行險僥倖,確保部隊整體純淨;正由於國軍為政府組織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軍隊向來是人民寄予厚望的公權力表徵,言行受到社會大眾檢視,因此在品德規範中,全體官兵必須存誠務實、廉潔自持,以高於其他公務人員的品格操守自我惕厲,摒除貪念私慾,才能藉此端正部隊風氣,形塑國軍良好形象。
廉能是政府的核心價值,貪腐足以摧毀政府的形象,以下兩則小故事說明「廉潔自持,正己正心」的重要,謹提供國軍官兵借鑑。
(一)有一個小伙子去法國半工半讀的留學,他發現當地的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剪票口,也沒有剪票員,甚至隨機抽查都非常少。憑著聰明,他估算逃票被查到的機率大約僅為萬分之三,沾沾自喜的他以後便經常逃票上車。四年過去了,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學業成績讓他充滿自信,開始到一些跨國公司躊躇滿志地推銷自己,然而,這些公司都是先對他熱情有加,數日之後,卻又都是婉言相拒。最後,他寫了一封措辭懇切的電子郵件給其中一家公司的人資部經理,煩請他告知不予錄用的理由。當天他就收到了對方的回覆,內容是「我們十分賞識您的才華,但我們調閱了您的信用紀錄後,非常遺憾地發現,您有三次乘車逃票紀錄。我們認為這此事證明了兩點:「一、您不尊重規則。二、您不值得信任。基於以上原因,敝公司不敢冒昧錄用您,請見諒」。這個故事說明了廉潔自持的重要,能在品格操守上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才是有所助益的,也印證了「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空白」的真諦。
(二)有位國王很喜歡吃魚,一餐沒有魚就常常吃不下飯,有一年因為乾旱,溪水乾涸,全國幾乎都沒有魚,國王覺得很不舒服,於是貼出告示:即使醃鹹魚也可以,又過了一段時間,連鹹魚也沒了,國王又貼出告示:只要有人願意送魚來,不論要求什麼一定賞賜。這時有位商人在外地聽到了,回鄉時就特別找了幾條很好的魚準備獻給國王;當他要將魚送到皇宮時,宮門外守門的侍衛上前擋住問他做什麼,商人說明來意後,侍衛就想:如果讓我獻給國王一定能得到很多的賞賜。於是他就對商人說:「你把魚留下來,我會替你呈給國王。」商人說:「這是我從外地辛辛苦苦帶回來的,我想親手獻給國王!」侍衛於是表示想要買下這些魚,但商人堅持要親自將魚呈給國王。最後,貪心的侍衛開出條件「無論國王賞賜什麼,都要分給我一半」,商人答應並順利將魚獻給國王,國王於是問商人想要獲得什麼賞賜?商人說:「只想挨打一千大板。」國王以為聽錯了,但商人認真地再次表達意願。於是,國王只好交代侍衛要輕輕地打,不要傷到他的皮膚。打到第五百下時,商人叫停,表示剩下的部分要給守門的侍衛,並且將進皇宮前與守門侍衛交換的條件一五一十告訴國王。國王聽了很生氣,就命人把那位守門侍衛抓來壓在地上,說:「商人已經領賞了,剩下的另一半就是你的,來人!重重地打!」。這個「獻魚的故事」中那位侍衛根本沒有付出,卻想獲得賞賜,結果反而受到重懲,侍衛的行為就是希望藉著官位優勢而謀取不法利益。
軍人除了負有保家衛國神聖職責,同時更是一種高道德、高標準的志業。也因為屬性不同於一般社會行業,是以古今中外各國,除相當重視軍隊的有形戰力,更視其為無形的精神戰力重要指標,其中即包括了軍人的品德與操守,此亦即宋朝名將岳飛所謂,「文臣不愛財,武臣不惜死」的要義所在。《曾胡治兵語錄》也曾提及,「求勇敢之將易,求廉正之將難」,更在說明軍人持志養廉、「視貪為恥,以廉為榮」的核心價值,絕不因時空環境改變而有更易。
所謂「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國軍官兵除了在生活上建立廉潔自持的態度外,行為上務須恪遵「國軍人員廉政倫理須知」規定,厲行不送禮、不受禮、不邀宴、不參加無謂應酬與餐敘,扭轉“吃吃喝喝是小事”的錯誤觀念,每位官兵應從正己正心做起,時時自我砥礪,真正做到「不願貪、不必貪、不能貪、不敢貪」。特別是身為幹部者,更要具備高尚人格與品德修為,建立廉潔領導風範,方能發揮風行草偃的影響力,弘揚國軍優良傳統,塑建崇法守紀的廉能形象,贏得國人的信賴與尊敬。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