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馬丁.路德改革精神 矽谷青年倡導賦稅人權
效法馬丁.路德改革精神 矽谷青年倡導賦稅人權

記者Amy Chen /矽谷庫柏帝諾市報導

今年是馬丁.路德發起宗教改革500周年,西元1517年10月31日他提出95條論點,公開質疑羅馬教廷「贖罪券」褻瀆與污辱上帝的公平與正義,反對教皇威權成為後世典範。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AWC)等組織發起的「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系列論壇,特別探討全民最關注的賦稅人權,在美國矽谷、洛杉磯、台灣共16處接力舉辦,台北主場由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陳志龍教授主持,匯集法律、稅務、媒體及人權等各界專家與談,邀請知名政論家胡忠信發表專題,以及奧地利歐博遠教授(Dr. Suitbert Oberreiter)暢談馬丁.路德對歐洲的深遠影響。指出馬丁.路德以德文翻譯聖經,促成德國朝學術、科學發展,甚至影響巴赫等偉大音樂家。歐博遠教授強調我們是翻轉、叛逆的時代,跟路德時代一模一樣。「不把文化遺產保留下來,很多都會失落掉。」系列論壇除學者專家,高達20多所學校師生響應,青年世代站出來發聲,近三千位民眾聆聽。

在加州矽谷的庫柏帝諾市舉辦的論壇,就以青年世代為主,包括聖荷西大學學生Chris Tsai、10年級高中生Alan Hung、Monta Vista 12年級高中生Gill Wang、柏克萊大學博士後選人Yi-Chuan Lu、今年剛入取柏克萊大學新生Melissa Wu,與談者還邀請到教育家及世界之愛和平總會觀察員Jenny Kuo。

Chris Tsai指出,神學家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它不僅是一個宗教運動,對全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對於當時羅馬教廷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馬丁.路德提出強烈質疑並譴責此贖罪券是欺騙信徒,以金錢的捐獻換免將來在煉獄的苦刑,不僅是褻瀆與污辱上帝的公平與正義,更陷上帝於不義。路德為捍衛與堅持上帝的公理,站在教皇的對立面抗爭,引發後續一連串的改革行動,也為文藝復興和現代思想奠定了基礎。現代人要學習馬丁.路德的精神,在發生不公、不義的時候要勇於挑戰威權,爭取人權和一個更公平的政府。

Alan Hung提到:五百年前,神聖羅馬帝國把天主教赦免人類罪業的恩德當作標的,賣給尋求救贖的人們,而在天主教教義下長大的人們只是盲從遵循。勇於挑戰當時教皇權威,特別是關於救贖與教義的代表人物是馬丁.路德。台灣的國稅局違反法律程序對太極門開出稅單,刑事法院已經判決無罪無稅,沒有任何課稅問題,但國稅局卻無視法院判決,拒絕撤銷違法稅單,再加上無效的行政救濟,導致太極門稅務冤案延宕21年,太極門師徒對真理的堅持,也成為現代人不屈服威權、追求公義的標竿。由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事件提醒我們做對的事,很重要。

Gill Wang分享在馬丁.路德新教改革一百多年後,1636年在美洲殖民地也有相似的改革。羅覺威廉(Roger Williams)顛覆一般想法,建立了羅德島殖民區。即使與多數的移民意見相背離,威廉與教會分離的主張不僅令人歡欣且具影響力,並為美洲宗教自由鋪路。如同威廉為了自由和正義站出來,太極門師徒也為堅持對的事挺身而出,不向濫權違法的課稅行為低頭。當人們堅持不懈,就會創造一個更重視公平正義的好政府。終結太極門冤稅案件具有歷史意義,將可成為世界的榜樣,良心與司法是護衛人權的依據。

Yi-Chuan Lu提出五百年前馬丁.路德揭露了羅馬教皇以「贖罪券」變相加稅的大騙局,對照今日台灣國稅局裁量權過大,恣意認定所得,以達到課稅目的,導致許多冤稅假案,太極門案就是其中之一。宗教改革五百年後,稅改即將是下一個迫切的目標,平反冤案才能讓國家步入正常發展。

Melissa Wu分享神聖羅馬帝國的例子,看到人民非常依賴於統治的權威。它闡明領導者有一個明確的道德價值觀並遵守他/她的良知是多麼重要。這也是AWC持續推動「良心時代運動」,並訪問各界領袖,包含國家元首和世界各國總理,分享倡導愛與和平的理念。

Jenny Kuo闡述太極門與許多非政府組織積極提倡賦稅人權,可以被看作是五個世紀前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當代翻版。兩位領導人,馬丁.路德和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相互共鳴,呼籲現代人以良心作為所有正義行為的基礎。

賦稅人權與人民息息相關,古今中外為了抗議不公稅制而起義革命的比比皆是,例如英國的「茶稅案」導致美國獨立戰爭,穆罕默德•艾哈邁德(Muhammad Ahmad),伊斯蘭教的救世主,譴責專制政府對百姓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號召廣大農牧民和手工業者抗稅,宣布建立「普遍平等、處處公正的美好社會」。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博士說過:「歷史將會記錄,在這個社會轉型期,最大的悲劇不是壞人的囂張,而是好人的過度沉默。」年輕世代紛紛發言,希望公義使邦國高舉,人人效法馬丁.路德的精神,勇敢挺身而出。


圖一: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紀念,矽谷青年參與「法稅真改革良心救台灣」論壇,一同捍衛賦税人權。
圖二:加州柏克萊大學新生Melissa Wu指出領導者需要有明確的道德價值觀並遵守他的良知。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