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兩週的寒假剛結束,學生開始返校上課,但就在開學期間台北市卻連續發生兩起青少年墜樓事件;由於兩位當事人都在幾乎無異狀的情況下,在家中樓頂輕生,家人接到消息都感到錯愕、悲痛。
自殺在青少年死亡原因中長居第二位,根據自殺防治中心資料顯示,青少年前三大自殺成因包含憂鬱、感情困擾及家庭問題。從整體來看,同儕群體間的人際、情感困擾影響青少年最深,此時期處於建立自我概念、自我認同的階段,對人際議題敏感,許多社群網站上也不乏許多訴說人際關係的困擾。
台北「張老師」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長期承接新北市自殺意念個案關懷訪視計畫,自計畫服務經驗中發現,青少年產生自殺意念的前後一個月間為關鍵掌握期,若能在此期間提供情緒性支持、導入相關社會資源協助,後續風險則會明顯下降。在此也提供幾個方法給家長們參考:
1.鼓勵情緒表達:平時以寬容的態度詢問而不評斷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練習說出心底的困擾,當心裡感到「有人懂」時,會更有歸屬感和安心感。
2.關注平時交友狀況和人際互動:同儕群體是青少年重要的情感支持和依靠,當孩子有困擾時,通常都會先找好朋友訴說;人際交往方面受挫,也是自殺意念重要的指標之一。
3.注意重大改變:當發覺孩子出現持續身心症狀、對人事物失去興趣、行為轉向多暴力或負面…時,找機會和他談談,必要時尋求心理健康、社工等資源協助。
4.機會教育:當社會發生自傷事件時,也對孩子產生情緒影響,因此可以藉機會教育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張老師」提醒遭遇身心壓力時,適時尋求支持是重視自己、關心自己的舉動,任何人都會有需要人傾聽的時候,這時可以撥打1980輔導專線和「張老師」聊聊心底的困擾,中華電信手機和市話撥打1980皆是免付費的。
預防青少年自殺危機, 「張老師」提醒家長掌握自殺意念關鍵期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