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再現暨宗教文物特展
新聞來源:https://www.miaoli.gov.tw/

承辦人:文化觀光局博物管理科張明慧 聯絡電話:037-876009轉15

三義木雕博物館自民國84 年成立至今已25 年,收藏近千件木雕文物,而宗教類中有許多觀音類型作品,因此特為邀請葉貴玉博士策劃「觀音再現暨宗教文物特展」為主題,呈現不同面貌的男神與女神,展期自即日起至11月29日於三義木雕博物館二館3樓展出。

本次展覽分為四大主題,包含台灣民間信仰的觀音、觀音造像賞析、漢傳觀音的救難團隊、藏傳佛教的變化觀音,展出約55件作品,透過展覽民眾不單純是藝術欣賞,也可以了解漢傳與藏傳觀音的不同面相,更期望藉由本展覽,祈求觀音菩薩護佑國人眾生平安喜樂。

台灣民間信仰的觀音
無論是藏傳佛教 ( 又稱藏語系佛教 ) 或漢傳佛教 ( 或稱漢語系佛教 ),觀音都是信眾最多也流傳最廣的菩薩。在台灣也是一樣,台灣有很多觀音廟,以「觀音」為名的地方也不少。不過對觀音的稱呼並不一樣(如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觀音佛祖、觀音大士或觀音媽等),造像及服飾也各有不同。

佛教的觀音造像都以經典儀軌為根據,不同名稱就有不一樣的特徵。台灣民間信仰的觀音造像則常超出儀軌,或集多種特徵於一身。

觀音造像賞析
台灣人對於觀音的崇拜,從虔誠信仰,到藝術家開始以觀音為題從事創作,諸如木雕、鹽雕等,而三義是台灣木雕工藝的重鎮,三義木雕博物館開館至今,25年的歲月,也蒐藏一些以觀音為題的藝術作品。

漢傳觀音的救難團隊
觀音信仰在東亞非常流行,信徒對觀音菩薩也是無所不求。觀音的三十三化身就是漢傳佛教中各有所司且廣為人知的救難團隊。

祂們都有各自的特徵,包括裝扮、配飾、姿態、示現的場景和所持法器等,對眾生的庇護也各有不同。

藏傳佛教的變化觀音
變化觀音或稱密教觀音,除了聖觀音之外,都可能以多首多臂的變化身出現。

漢傳佛教在隋唐就已流傳六觀音、七觀音及三十三觀音等之儀軌,一般所稱的觀音是指六觀音中的聖觀音,除了聖觀音之外的密教觀音都有多首多臂的無窮變化。

六觀音分別對應六道眾生以解脫痛苦。其中的聖觀音對應地獄道,十一面觀音對應餓鬼道、馬頭觀音對應畜生道、千手千眼觀音對應修羅道、準提觀音對應人道,如意輪觀音則對應天道。

在台灣除了聖觀音之外,較為常見的為準提觀音(但有的被誤稱為千手觀音),尤其在中南部的廟宇。

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這個特展之所以能夠實踐,必須感謝策展人葉貴玉博士的大力協助,讓館內的觀音作品得以向眾人展示。此外,配合展覽發行的「觀音再現暨宗教文物賞析」專書,內容豐富且多元,不僅有三義木雕博物館的藏品,更要感謝江敏吉大師在藏傳佛教文物方面的大力支援,讓民眾可以看見更多元化的觀音與藏傳佛像。

S__15810604
S__15810605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