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軍人節賦予全民國防教育的意義
自「全民國防教育法」立法通過後,國防部即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日」,透過全民參與,選出「九三軍人節」成為我國的「全民國防教育日」。不僅凸顯出全民國防的時代意義,更能增進全民抗敵意志。以下個人提出3方面的觀點:

一、落實全民國防

當前我國所處的國際環境艱困與兩岸情勢緊繃,在在牽涉到國家安全與全民福祉,因此將軍人節定為「全民國防教育日」不但具有時代意義,同時更能進一步厚植國防實力的基礎與落實全民國防。美、日及亞太各國近期都表達對中共軍力擴張的高度關注和憂慮,軍事專家解讀這場演習背後的動機,不單是以臺灣為目標,然而在臺灣,「全民國防」絕不是口號,而是要全體國人打從心底產生憂患意識,鞏固全民防衛的國家意識,並落實於生活中。

二、落實全民國防教育

國防實力及全民國防必須從教育做起。武器先進固然是主導戰場勝負的關鍵,但先進的武器必須結合全民的抗敵意志才能創造勝利的機會。「教育是廉價的國防」,惟有透過教育方式提升全國民眾憂患意識、強化全國民眾國家觀念,一旦國家面臨外敵入侵時,全民防衛能力才能徹底展現,因此,「全民國防教育日」的實施,不但是厚植全民國防的基礎,更具有全新的時代意義。

三、軍事革新

軍事事務革新的重心就在強化新觀念,能在觀念上領先敵人就握有勝利的鑰匙;愈是先進的國家愈重視高科技發展,國軍致力軍事事務革新,國人已有目共睹,但高素質的國軍官兵卻缺乏高性能的防衛武力,而現有的武器裝備亦大多面臨汰換的關鍵期;相對的,中共不但在兵力日漸凸顯出兩岸軍力失衡為我國家安全帶來更沈重的壓力與威脅,因此國軍戰力提升不但是全國民眾關切的大事。

「如果在軍備科技方面未能與日俱進,如果在團結民心上無法眾志成城,一旦面對國家安全遭到挑戰,或者中共武力犯臺的危險時,同處在臺灣這艘船上的人都將受到波及。」因此,我們必須珍惜在這塊土地上所享有的一切,肯定國軍官兵以堅強意志所建構的防衛體系,更要發揮「與時俱進」的精神,推動並落實全民國防教育各項具體措施,凝聚全民防衛的國家意識,打造國家安全更堅實的基礎。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