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好柿在仁愛品質評鑑會」 品嚐高山中的甜美 發祥村柿農彭武訓勇奪「特等獎」

秋高氣爽,柿子熟了,仁愛鄉高山上套著白色果袋的甜柿,宛如一片白雪靄靄,美麗極了 ! 清甜香脆多汁的口感,正值品嘗的「好食機」。由南投縣仁愛鄉公所於109年11月13日(星期五),假仁愛鄉公所多功能會館舉辦「109年好柿在仁愛品質評鑑會」,由發祥村柿農彭武訓勇奪「特等獎」第一名。此活動為提昇仁愛鄉甜柿栽培管理技術,促進果品品質,生產「安全、精緻、新鮮、質優」的果品行銷市場,除了幫消費者嚴格把關之外,甚至透過品質評鑑、加強分級包裝使產品優質化、進而帶動提升原住民農村經濟發展。
 

秋天來了,當季甜柿怎麼挑選?南投縣仁愛鄉公所以外觀、糖度、脆度與口感等三大項目作為評鑑標準。邀請仁愛鄉農會錦稔總幹事、行政院農委會臺中區農改場行錦木研究員、嘉義大學李堂察教授擔任評鑑委員。分別以(一)外觀佔50%,果實的清潔度,例如:藥斑、髒物,再以形狀佔10%的高品質為優、然後將柿子大小重量佔10%以秤重器評鑑整齊度為優、接著以色澤佔20%果實著色為優。(二) 糖度佔10%以甜度平均在12度~18度為優,最後(三)脆度與口感佔40%以果肉質脆度、味道、新鮮度為評鑑標準。藉由品質評鑑會,積極塑造「好柿在仁愛」的品牌價值。
 

評選結果,參賽者柿農共計22人,其中由發祥村的彭武訓脫穎而出勇奪特等獎,頭等獎都達村的白哈拿、貳等獎都達村的甘銀珠、優等獎共三名,分別由力行村的吳明春、力行村的古秀木、發祥村的詹德錦奪得。
 

仁愛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好山好水孕育出豐富的農特產。產區分佈於都達村、菁英村、春陽村、合作村等村,其產地位於海拔1300到1600公尺處,日夜溫差達10多度以上,柿農約35到40戶,主要生產的品種有富有甜柿與次郎甜柿。每年10月份至12月,這個季節柿子正紅,果實甜美、口感鮮甜多汁、甜度高達12~18度,深受消費者追捧。

 
事實上,柿子營養價值非常高,富含多種維生素,熱量低,高飽足感,清熱止咳、潤肺生津,脾胃消化功能正常的人適合食用。仁愛鄉農會總幹事戴錦稔表示,仁愛鄉近年來致力推廣友善無毒栽種農法,由農會把關,建立合格產銷履歷認證,讓民眾吃得安心又健康。
 

勇奪特等獎第一名的柿農彭武訓地處發祥村,海拔約1500公尺左右的高山區,污染小,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遍地綠意與茶山清香的環境下,種植出的甜柿清爽甜美、口感香脆多汁。柿農彭武訓表示,甜柿好吃的關鍵,在於栽培的土壤條件、排水良好以及友善無毒栽種,加上今年氣候平穩,甜柿豐收,果實碩大肥美,色澤鮮明。除此之外,農園照顧與管理也十分重要。為了阻擋猴群及蟲害入侵農園,四周安裝電網,並將柿子一顆顆以人工方式套上果袋,如此細心照顧才能成就好吃的甜柿。也希望民眾切勿接觸猴群、餵食野生動物,以免破壞農園生態。


南投縣仁愛鄉公所,大力推動仁愛鄉農產及觀光產業行銷,為仁愛鄉經濟產業共盡心力,期許仁愛鄉甜柿在市場具有競爭力,必能增加仁愛鄉民經濟收入,提升原住民生活品質,以帶動農村經濟繁榮,也呼籲民眾來仁愛鄉品嚐高山中的甜美。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