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長的食品添加物名稱,您看得懂嗎?
過年好幾天的年假,民眾在家好好放鬆享用火鍋料、零食、泡麵、洋芋片等加工食品,仔細看看標示的「成分表」,一連串看不懂得化學名稱,最常見的二種「5-次黃嘌呤核苷磷酸二鈉(簡稱IMP)」與「5 -鳥嘌呤核苷磷酸二鈉 (簡稱GMP)」,看起來很可怕,其實都是依照食品法規將所有原料詳列在包裝上,而不是單單以調味料或是香料等名稱帶過。這些常見落落長名稱的添加物,除了前列二種,其他如: L-麩酸鈉(俗稱味精)、DL-胺基丙酸、琥珀酸二鈉(俗稱干貝素),也是常見的調味劑,更是可改善味道或加強鮮味的食品添加物。
另外常見的添加物還有: 甜味劑是增加食品甜味的添加物,如山梨醇、醋磺內酯鉀、甘草酸胺、阿斯巴甜等。黏稠劑是指在水中溶解後能增加液體或半液體食品的黏度,並能保持相對穩定的食品添加物,如麥芽糊精、玉米糖膠、多丙烯酸鈉、鹿角菜膠SL(卡拉膠)、各類修飾澱粉等。乳化劑是在加工過程中使用、具有乳化作用,如脂肪酸山梨糖脂、澱粉強化劑。結著劑是讓食品具有成膠性能重組且成型,如多磷酸鈉(偏磷酸鈉) 、焦磷酸鈉等。
為共同打造苗栗縣健康幸福城市,局長張蕊仙表示,這些食品成分添加物雖然為食品衛生法規中可以適量添加的,但畢竟都是化學合成物質,過度食用會對腎臟、肝臟及心血管造成負擔。為了身體健康,民眾在選擇時還是以天然未加工過的「食物」為主,這類添加物過多的食品,還是限量食用,平日多運動增加身體的代謝,才是保健之道。

洋芋片的成分及添加物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