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日期:110年4月1日
元宵節過後,全台灣大大小小開始「搶救鳳梨」大作戰,家家戶戶紛紛買鳳梨、吃鳳梨,台灣的鳳梨真的是又甜又好吃,而且鳳梨本身也是有益健康的水果。身為第一線的醫療團隊,除了一起吃鳳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丁詠恬也要來幫爸爸媽媽檢視一下孩子是否也適合一起加入「吃鳳梨」的行列呢?
《鳳梨的營養成分及優點》
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的記載,100公克的鳳梨(以金鑽鳳梨為參考)熱量49大卡,含蛋白質0.5公克,脂肪0.1公克,碳水化合物13.2公克,膳食纖維1.1公克;維生素A 15 I.U.,維生素B1 0.07毫克,維生素B6 0.1毫克,葉酸18.6微克,維生素C 23.5毫克,α-維生素E當量(α-TE) 0.02毫克,並富含礦物質:鉀133毫克,鈉1毫克,鈣5毫克,鋅0.2毫克。
鳳梨中豐富的營養,對孩子有很多優點:維他命B1和檸檬酸,促進新陳代謝,恢復疲勞和增加孩子食慾;維他命C除了有抗氧化功用,對於在補充鐵劑的孩子,也可以有助於鐵質吸收;而鳳梨酵素除幫助消化外,尚可抗炎;富含的膳食纖維,可刺激及促進腸胃道蠕動,更有吸水、膨脹及助腸道益菌生長等功能,使糞便柔軟濕潤易於排出。真的是好處多多。
然而兒童年齡橫跨0到18歲,身體器官功能的成熟度差異極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張瑄筠建議家長可以針對不同的孩子做一些鳳梨攝取調整。
《4~12個月大的寶寶食用鳳梨注意事項》
這個年齡層的孩子需要照顧者準備適合他們的副食品。鳳梨纖維較粗,對寶寶來說咀嚼不易,所以在製作副食品上可以考慮先榨成汁或打成泥,以果汁或果泥的方式讓寶寶食用,等寶寶長牙且咀嚼能力增加後,再改成切小塊食用。
鳳梨中的鳳梨酵素,吃進嘴裡遇到口腔黏膜,有時會造成一些局部刺激,讓我們有「咬舌」感覺,或是有些皮膚敏感的寶寶,嘴唇和皮膚接觸到鳳梨可能會發紅或起疹子。有這類疑慮的寶寶,爸媽有幾種做法可選擇:
張瑄筠提醒爸爸媽媽要注意,給寶寶吃的鳳梨,請不要用浸泡鹽水來減少鳳梨的「咬舌」感,因為鹽水中的鹽分會停留在鳳梨上,會增加寶寶不必要的鹽分攝取,反而造成腎臟額外負擔,所以請千萬留意。
《一歲以上兒童攝取建議》
夏季鳳梨多汁酸甜,一歲以上無特殊健康狀況的孩子是可以放心和大人一起享用,家長僅需留意孩童咀嚼能力切成適合的大小即可。
丁詠恬提醒一些特殊族群兒童需要注意鳳梨攝取量,其與成人的原則是相同的,以下幫爸爸媽媽整理。如果有執行上的疑慮還是可以和孩子的醫師或營養師討論。
《需要注意鳳梨攝取量的特殊族群兒童》
以上的整理是以新鮮未加工的鳳梨來做攝取建議。鳳梨是一種營養豐富有益健康的水果,尤其台灣的鳳梨又特別好吃,了解鳳梨特性和孩子營養需求,就可以讓孩子加入「愛吃鳳梨」行列,讓全家一起吃得開心也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