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相較於夏季的溫度降幅很大,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易增加心血管負擔,極易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顯示,103年十大主要死因依序為(1)惡性腫瘤(2)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3)腦血管疾病(4) 糖尿病(5) 肺炎(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慢性肝病及肝硬化(1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其中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死因就有4項。
目前已知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肥胖等,另外,遺傳(家族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運動量不足、情緒緊繃、壓力大、飲食等也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衛生局建議可多運動、戒菸、自我放鬆/避免壓力、定期健康檢查、多攝取有利於心血管的健康食材來預防心血管疾病。很多鄉親會因為秋冬時節減少運動量,同時攝食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食物,例如火鍋、進補等,此時更要注意飲食,多攝食蔬果/全穀類等高纖維食物,少攝食飽和脂肪、高熱量、高鹽的食物。
適度地運動可以提高身體代謝、加速熱量消耗,健康成年人每週至少2.5至5小時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健身操、游泳、慢跑、快走、騎腳踏車等),可以常保心血管健康。若平時沒有運動習慣者,可以先從運動15分鐘開始,然後增加至30分鐘,從每週3次逐漸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
秋冬的殺手—重視心血管急症之預防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