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高血壓性疾病標準化死亡率,近年呈上升趨勢,而103年高血壓、心臟病及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共造成36,595人死亡,約每4.5人死亡中,就有1人是死於這三種與高血壓直接相關的心血管疾病。另國人十大死因除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外,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亦與民眾罹患高血壓息息相關。
高血壓是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疾病,因為沒有明顯的病徵表現,因此民眾常會忽略。所以,定期的測量血壓值及健康的均衡飲食是控制高血壓的首要步驟。
控制血壓從健康飲食做起-得舒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得舒飲食,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經臨床研究發表的一套飲食療法,持續維持2周以上,有助於良好的血壓控制。得舒飲食強調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及減少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的攝取,因此具有預防冠狀動脈心血管疾病及控制血膽固醇的特性。
得舒飲食的五大要點:
1.選擇全榖根莖類:主食類可多利用糙米、紫米、薏仁、地瓜、山藥等豐富膳食纖維的全穀類取代部份的精緻白米及麵製品。
2.天天5+5蔬果:每日攝取鉀含量豐富之5份蔬菜及5份水果。
蔬菜類,如:莧菜、空心菜、青花菜、竹筍、菇類等。
水果類,如:木瓜、芭樂、奇異果、香蕉等。
3.選擇低脂乳:每日攝取2份的低脂或脫脂乳品,若對乳品會有腹瀉、腹脹者,可用低脂優酪乳或奶粉取代。
4.紅肉改白肉:在蛋白質的來源上,可以選用豆製品、低脂魚肉(如:鱸魚、吳郭魚、白帶魚)及去皮白肉(如:雞肉、鵝肉),取代飽和脂肪及膽固醇含量較高的紅肉(如:豬肉、牛肉、羊肉)。烹調手法也以蒸、煮、烤取代油煎及油炸。
5.吃堅果用好油:1份油脂=1茶匙=5公克的油
依據衛福部公告的每日飲食指南,成人每天油脂的建議攝取量為3~7份及堅果種子類1份。
油脂類:以植物性油,如大豆油、葵花子油去取代豬油、雞油等動物性食用油。
然而,近年的健康養生意識抬頭,許多加工食品不再以奶油或動物性油做為油脂來源,而是改以植物油或植物脂肪取代,讓民眾誤以為只要是植物油就是健康、低飽和脂肪。
不是所有的植物油都是好油
棕櫚油(palm oil),經油棕樹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榨取而來,亦屬於植物油,但其價格低、富含飽和脂肪且穩定性高,可經由氫化製成起酥油、植物奶油,耐高溫油炸、保存期限長,故植物氫化油被廣泛使用在煎炸及加工食品中,如:薯條、糕餅、餅乾等。但美國糖尿病學會已證實,植物氫化油內的反式脂肪會增加血膽固醇,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之風險。故還是提倡「吃食物不吃食品」為原則,選擇天然食材,減少再製加工食品的使用率。
堅果種子類:開心果、核桃、腰果、葵花子等,富含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體內壞的膽固醇(LDL-C),進而保護心血管系統,是優質的油脂來源之一。
一份的堅果種子類(45大卡) 等於:
1.五粒腰果(8克)
2.兩粒開心果(7克)
3.兩粒核桃(7克)
4.一湯匙葵花子(8克;約30粒)
5.十粒花生仁(8克)
然而,再好的油脂,食用過量還是會增加人體負擔的。因此,適當的補充及運動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 關心您》
資料出處: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屬/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控制血壓從健康飲食做起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