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嚴防登革熱
一、[登革熱]
(一)病媒蚊:埃及斑蚊、白線斑蚊。
(二)傳播方式:人與病媒蚊間傳播(唯一傳染途徑)。
(三)潛伏期:典型潛伏期約為3-8天,最長可達14天。
(四)臨床症狀:
1️⃣ 典型登革熱:突發性高燒(38度以上)、全身酸痛、肌肉痛、骨頭關節劇痛、⚠️前額及後眼窩痛,有時有皮膚出疹情形
2️⃣ 出血性登革熱:初次感染痊癒後,身體可對該型病毒產生終身免疫;但若再感染到不同類型的登革熱病毒,將可能發生出血性登革熱(症狀與典型登革熱相當類似,但兩者最大不同在⚠️後者有明顯出血現象(皮下、腸胃道、子宮或血尿)。
(五)❗️防治作法—防疫「三不原則」:
1️⃣不讓蚊子孳生:巡.倒.清.刷、易積水處填滿或鑿洞排水、清除周遭環境不流動的水、地下室噴灑藥劑或使用捕蚊燈、儲水處加蓋或投以環境用藥(亞培松)。
2️⃣不讓蚊子入室:加裝紗門紗窗,並定期檢整。
3️⃣不讓蚊子叮咬:著淡色長袖衣褲、使用防蚊液、捕蚊燈、蚊帳等。
(六)有⚠️疑似症狀(前第四點)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旅遊史及活動史。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