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東方或是西方,傳統的宗教建築之所以經典,是因為人們認為,這些場域是神明居所,因此願意耗費巨資聘請一流巨匠,以繪畫、雕刻、泥塑等方式,來裝飾神聖空間,並彰顯對神明的敬仰。「台中走廟趣:一廟一故事,走讀傳統裝飾藝術民間故事」邀請廟口說書人郭喜斌,以其精湛的說書功力,運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實地導覽,將台灣寺廟各類巧奪天工的工藝,進行元素賞析。在寺廟現場,透過郭老師生動的文字解說,彩繪、剪黏、交趾、木雕、石雕等都不再是靜態的藝術,而是透過圖像符碼的聯想,與背後的傳統文學或民間故事的結合,變成一齣又一齣的動態戲劇,也把民間公廟內的裝飾藝術故事,以互動有趣的現場導覽,引領走讀欣賞一間又一間充滿經典故事的宮廟之美。並且藉由郭老師群覽裝飾工藝,重新擷取民間經典故事當中的重要場景,串聯成一寺廟一情節、從戲文看見傳統工藝的走讀路線。
現在,一連四場免費的走讀課,涵蓋台中市豐原、南屯、西屯與龍井等四區,就讓我們跟著廟口說書人一起看廟趣。
△#場次一:2022∕4∕22(五) 15:00 - 17:00
地點:台中豐原慈濟宮
工藝賞析:交趾陶
劇目:狄青對刀
這齣戲在台灣民間裝飾藝術算是大部頭戲劇,時常可見。有的寫著《彩山殿》,也有寫成《狄青對刀》、《萬花樓》。另有近代比較少見的《京遇緣》;也有些中國地方戲曲的劇名寫白字成為「京儀賢」。
說書導覽人:郭喜斌 (廟口說書人)
△ #場次二:2022∕4∕30(六) 15:00 - 17:00
地點:台中龍井龍北路福田宮
工藝賞析:玻璃剪黏
劇目:狄青戰八寶公主
「狄青戰八寶公主」劇目,不論戲曲、歌仔戲或電影都是耳熟能詳的大戲。狄青,民間相傳
是武曲星下凡,以征服大南國知名,後世多有小說與演義方面的創作,流傳者有三部:《萬
花樓》、《五虎平西》、《五虎平南》。與包青天為主角的包公劇也有戲劇上的相關連結。
說書導覽人:郭喜斌 (廟口說書人)
△#場次三:2022∕5∕7(六) 15:00 - 17:00
地點:台中市張家祖廟
工藝賞析:玻璃畫
劇目:貍貓換太子
早期民間流傳的故事,曾寫入小說《三俠五義》中,也牽涉到包公劇包青天辦案的其中一案,許多戲曲、小說、歌仔戲、京劇、湘劇、電影、電視劇等均有改編,也常以《打龍袍》、《宋宮祕史》等劇名呈現。
說書導覽人:郭喜斌 (廟口說書人)
△#場次四:2022∕5∕13(五) 15:00 - 17:00
地點:台中市萬和宮
工藝賞析:交趾陶
劇目:關公保嫂過五關
關公保嫂過五關的故事是《三國演義》小說中膾炙人口的情節之一,關公「過五關斬六將,
千里尋兄」的情節流傳千古,不論是戲曲、小說或民間說書人皆百說不厭、創作不墜,雖然
劇情中,關公在封金掛印之後離開曹操陣營,過五關受六將所阻皆為虛構,但一路當關,萬
夫莫敵的氣勢,令觀者血脈噴張,意氣激發,也因此民間廣為流傳。
說書導覽人:郭喜斌 (廟口說書人)
台中走廟趣,一連四場免費的寺廟傳統裝飾藝術走讀~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