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氣炎熱,流汗的機會多。其實常感到得頭暈、疲憊等是熱傷害的一種,也就是一般民眾常掛在嘴邊「熱到了」、「中痧」,但最怕的是真正的「中暑」,會有致命危險。
依照「熱傷害」症狀與程度可分為,熱暈眩、熱衰竭、以及中暑。
一、熱暈眩:體溫不會劇烈上升
人在戶外站太久,身體要散熱,便會血管擴張,下肢血液比較難回流,腦部的血液缺少,所產生暈的感覺,便稱為熱暈眩,通常它的體溫不會劇烈上升。
二、熱衰竭:無力、頭暈、血壓偏低
熱衰竭聽起來很恐怖,它是指身體長期水分及電解質流失,造成疲憊、無力、頭暈、血壓偏低的情況,有可能體溫升高,但不會有超過40度的問題。
三、中暑:體溫超過40度、休克致命
中暑是身體調控體溫的機制當機了,會出現嚴重後果,例如意識不清楚、體溫超過40度、休克,甚至多重器官衰竭,而有致命危險。
對於疑似快要中暑或已熱衰竭的人,盡快把他移到陰涼處,讓他平躺,腳抬高才有助於血液回流,把累贅的衣物拿掉,冰敷頸部、腋下以及鼠蹊部,而且要不停灑水,有助於散熱。另外,夏天運動前先做好熱身運動,讓肌肉處在準備好的情況下,其次是選擇適當時機,也就是避開正中午時段,另外,記得多補充水分、電解質,才能避免中暑與熱傷害。
夏季炎熱,避免熱傷害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