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獎高手黃崇敬 分享冬季比賽茶烘焙經驗與門竅
記者林凌霄/南投報導
號稱「世界最大茶葉競技場」的鹿谷鄉農會2018冬季茶賽已啟動,這次參賽報名計6782件,再刷新紀錄。敲定於2019年12月1、2日受理比賽茶繳茶作業。連日茶農無不磨拳擦掌、卯足全力焙製好茶,期能奪標-「特等獎」。累計榮獲特等獎14次的茶農黃崇敬、許淑琴夫婦,今(26)日不藏私的分享得獎經驗強調,製茶是藝術,品質品牌則是茶農的生命,而製作好茶除擁有優質茶菁外、要靠經驗累積:發酵足、焙火「熟透」、勤於揉捻、還要謹記慢工出細活,看茶焙茶展創意。
鹿谷鄉農會每年春冬兩季茶賽,是地方盛事,而每次六千多件中榜首的「特等獎」,則是個個有希望,卻人人沒把握。因此被譽為茶賽特等獎高手或常勝軍的青年茶農黃崇敬,每次茶賽前,總是成為茶友最熱門的諮詢對象,畢竟他自1995~2018的春茶賽,每年均榮獲臺灣各項比賽茶頭等及排名以上佳績,累計特等獎已摘下14次(包括鹿谷農會及竹山、信義、梅山農會等),其中在2013鹿谷鄉農會冬季6千多件中脫穎而出贏得「特等獎」,傲視茶界群倫。
黃崇敬41歲,茶家第二代,鹿谷鄉「52舞二茗茶」休閒農場董事長,自幼與茶為伍,1995那一年19歲的他,在父親的鼓勵下第一次參加竹山鎮農會的製茶比賽,就嬴得「特等獎」建立了莫大的信心,不但肯定了製茶的努力也更堅定對茶的熱愛與堅持,往後更投入研究製茶的技術。尤其婚後,獲得夫人茶藝師許淑琴的協助鼓勵,茶技精進,如虎添翼,得獎連連。例如競爭最為激烈的鹿谷農會茶賽,每次近7千件參賽茶樣中,他的作品總是名列前茅,集中在頭等排名以上,教人稱羡、佳評如潮。
黃崇敬強調,重視茶園管理、通過安全檢驗、專業焙茶技術、用心服務品質是他的四大堅持。種茶、焙茶、喝茶的每一步驟,都挹注個人做好茶的唯一信念,專注於每一階段的用心與努力,這可能是他常獲大獎的重要元素。
而今年入秋早冷、高山冬茶萌芽生長期間即逢低溫,導致大量減產,歉收高達五成以上,茶農叫苦。不過泠風早到,茶樹生長緩慢,茶葉組織厚實,茶湯更有冬茶滋味和香氣,俗稱「冬仔氣」特色,確實對今年冬茶品質確實提昇。
製焙茶高手黃崇敬不藏私的指出,近30年來務茶,以深耕鹿谷凍頂烏龍茶種為榮,鹿谷農會也希望每年透過兩次比賽茶活動,堅持來保留凍頂烏龍茶的傳統原汁原味特色。因此,比賽茶除了強化無毒安全自然農法茶園管理、茶菁或毛茶不要老外,更要強調「發酵」及焙火要足夠,「傳統揉捻」不偷懶、不怕苦。而關鍵的焙茶,要耐心,慢工出細活,不用高溫急於一次到位,要不斷(約3、40分鐘一次)的翻茶,才能焙出質優穩定、饒富「冬仔氣」的好茶。簡言之,憑著豐沛經驗累積,才能隨心所欲,掌控天時地利人和「看茶焙茶」的焙製好茶門竅。
今天面對媒體群採訪,黃崇敬謙虛的表示,其實比賽就是一場挑戰、一次成長,一定有輸贏。所以只能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但「舞二茗茶」的迭受高度肯定,最要感謝的是茶藝師董娘許淑琴,她除擁有女性特有敏銳的味嗅覺官能幫忙試茶外,一路的陪伴焙製,扮演比賽茶奮戰的堅實後盾。
而許淑琴卻靦腆的表示,真的!崇敬多年來,對茶葉專業付出比別人更用心、焙製好茶的執著及無畏辛勞,時時教人感動疼愛,這正是成就在他的茶賽亮麗成績單上。而製焙茶是一門極專業藝術,最重要還是經驗的累積。她只能從旁協助打雜、泡茶試茶及紀錄,提供分析參考。同時她發現有「好心情才能焙好茶」,因此她會注意營造家庭好氣氛,關心他的健康體力,讓先生每日都歡喜心專注茶葉研究、或勇於挑戰熬夜焙出最優質的茶葉。
南投新聞網
圖一 黃崇敬、許淑琴夫婦焙製好茶高手。
圖二 黃崇敬、許淑琴夫妻合作無間,不斷焙出好茶獲肯定。
圖三 黃崇敬、許淑琴夫婦都以歡喜心,經常心得交流,砌磋焙茶技術。
圖四 黃崇敬榮獲「特等獎」,包括鹿谷鄉農會及竹山鎮農會等累計有14次之多。
(記者林凌霄攝)
特等獎高手黃崇敬 分享冬季比賽茶烘焙經驗與門竅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