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凌霄/南投報導
名間茶鄉弓鞋國小,肩負地方茶文化傳承使命,期盼每屆畢業生在離校前能親自體驗採茶、製茶、封茶活動,讓學生暸解在地產業文化精華。2012年起在當時家長會歐正中會長創意推動下展開「心願馨茶」活動,迄今連績8年(每屆畢業生各約3班、各50人左右),獲得地方家長高度認同肯定,學生也視為人生學習成長的榮耀紀錄,且歷屆畢業生都在母校及家裡同步「封存 典藏」自已手製「畢業紀念老茶」留念,成為弓鞋「校本課程教學特色」之一 ,深值他校借鏡。校長陳建佑(20)日強調「教育即生活」,此舉乃在地文化重要傳承,讓孩子學習知茶丶製茶、藏茶、泡茶丶品茶、奉茶、封茶是基本「生活素養」,也是接地氣的教育根基,未來將持續辦理。
名間鄉是全國最大茶區,茶作面積、產量都居全國之冠。弓鞋國小學生幾乎是茶家子弟。因此校方多年來結合地方產業文化、發展學校特色為宗旨,推展茶藝文化不遺餘力。例如,民國88年由在地全國十大神農獎得主之一的陳錦昌老師,首創南投縣內學校之先的「弓鞋茶藝教室」,距今21年來,在國內造就無數的傑出的茶藝師,今年五年級李侒蓁小朋友亦榮獲南投茶博全國小茶師賽第二名;民國101年起,由當年家長會長(亦是縣內比賽茶特等獎高手) 歐正中,建議推動畢業生「「心願馨茶」活動」,並率先提供免費實習茶園、農糧署核定四星級的「泉發製茶廠」董事長謝清泉免費提供設備和技術輔導;近年來更獲得<茶的魔手>為合作夥伴,王賢明董事長對經費全額贊助,包括現任校長陳健佑及歷任校長用心辦學,受到外界肯定感動,社會資源不斷湧進校園。
陳建佑校長說明指出,弓鞋專為畢業生設計的「心願馨茶系列」學習活動共兩天。第一天,先安排畢業班學生到茶園,接受師傅的指導與叮嚀,並且穿搭傳統採茶服裝和採茶器具,在烈日下體驗採茶的辛苦。而後轉移陣地到製茶廠,師傅指導將茶葉送上竹盤,進行日光萎凋及浪青,也接受師傅的指導體驗了傳統手工揉茶。然後再參觀茶廠的機械製程。
第二天,搭配國樂團畢業班同學演奏 心願馨茶,學生也朗誦陽荷老師寫的 茶鄉詩詞。寫下對自己的心願期許,再一同將心願卡及成品紅茶入甕封存。期待將茶鄉的 人文素養和學校的學習歷程相結合,感受長輩從事茶產業的辛苦,能體會並期待發揚推廣茶藝文化。
陳建佑校表示,12年國教重視適性揚才,多元展能,激發學生潛能及亮點。秉此目標 ,弓鞋國小為了讓畢業生有一個美好的回憶,特別於每年畢業前辦理 心願馨茶活動,這項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不但符合鄉土產業特色,也培養孩子面對家鄉未來生活的素養及能力,正符合十二國教課綱的目標。
而此活動也希望讓學生了解父母採茶、製茶的辛苦,進而感恩珍惜現有的一切,並藉由書寫未來心願,希望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勇敢邁向前方,待日後回顧,能像茶葉一樣愈陳愈香,留下最美好的回憶。也感謝地方成功企業-茶的魔手回饋鄉里,嘉惠學子出錢出力協助辦理本活動。
陳校長今天特地公開8年來「心願馨茶」活動成果,每屆畢業生封茶典藏的老茶甕,依序陳列於校長室,雖各有不同的外觀造型之美,但歷屆畢業生對弓鞋母校辦理「茶體驗」與「懷念」卻是相同,這些茶甕默默見証弓鞋的校史,畢業校友都相約10年後回校開同學會時,一起開心開甕,意義非凡。
林凌霄
FB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432978536
南投新聞網
https://tnews.cc/049/default.asp
圖一弓鞋國小校長陳建佑展示連續8年來「心願馨茶」活動成果-封茶典藏的老茶甕。(記者林凌霄攝)
圖二 弓鞋畢業生一身採茶打扮,實際下田採茶體驗。(資料照 記者林凌霄攝)
圖四弓鞋國小於民國101年起,由當時家長會長(亦是縣內比賽茶特等獎高手) 歐正中,建議推動畢業生「「心願馨茶」活動」,他並提供免費實習茶園。(資料照 記者林凌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