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行動輔具,用對更給力!
記者 張如蘋 南投縣報導


認識行動輔具,用對更給力!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9年國人平均餘命為80.9歲,健康餘命為72.4歲,顯示有8.5年的「不健康」生存年數,也就是這期間出現疾病纏身或失能的狀況;因此,除了藉由復健及復能訓練以預防及延緩失能,亦能藉由合適使用輔具以達到生活自理的目的,提升其生活品質。

什麼是輔具?廣義上來說,只要能夠幫助人類達到各種生活目的之輔助器具、工具,都可以稱為輔具。輔具種類繁多,本篇要介紹的行動輔具,如輪椅、助行器及拐杖(圖1),能讓有行動障礙、肌力及平衡較差等狀態的人,安全地移動到想去的地方。而如何安全、正確又有效地使用這些行動輔具呢?中榮埔里分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黃微茜說明如下:

1.助行器、拐杖的高度:以股骨大轉子(大腿最上端的骨突處)到地面的高度,手握輔具時,手肘自然微彎15至30度為最佳(圖2)。

2.四腳拐杖的方向:平的那面靠近身體(圖3)。

3.單拐手杖、四腳拐杖等單邊的行動輔具,要用健側手(好手、有力的手)握實使用之,如果分不出健側或患側,則用慣用手拿取。

4.平地行走方式:

(1)一般行走(兩點步態):適合肌力、平衡感較好的虛弱者,拐杖(由慣用手拿)和慣用腳一起往前,再換另一隻腳向前。
(2)單側受傷/無力行走(三點步態):拐杖拿在未受傷的健側,拐杖向前→患側腳向前→健側腳向前。助行器(雙手拿)亦同此順序。
5.上下樓梯方式:不建議使用助行器。另外如果四腳拐杖底面積大於階梯面的面積,使用上較為危險,亦不建議此時使用四腳拐杖。使用單拐則建議一手握著單拐,另一手扶著樓梯扶手以增加安全性。
(1)上樓梯:拐杖、扶手向上→健側腳向上踏一階→患側腳再跟上一階。
(2)下樓梯:手往下扶好,拐杖向下一階撐好→患側腳先下一階→健側腳跟上。
6.輪椅上下斜坡:皆採個案面朝斜坡上方為原則,以避免個案跌出輪椅(圖4)。
正確地使用行動輔具,除了能避免使用者發生危險,也能讓使用者活得更有尊嚴、更有自信,亦能讓照顧者在照顧的過程中更省力,避免受傷!



請參閱2022.02.10. https://tnews.cc/049/newscon179193.htm

圖1:行動輔具種類,左為助行器、中為四腳拐杖、右為單拐手杖。

圖2:調整行動輔具至適當高度。

圖3:四腳拐杖的方向。

圖4:輪椅下斜坡時,個案面朝斜坡上方。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