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活動翻轉偏鄉 南投偏鄉學生參加全國性機器人競賽勇奪冠亞軍
南投新聞網 記者林凌霄/南投報導
科技教育翻轉偏鄉學生,邁向偏鄉自造人才培育及學生跨域能力養成,以偏鄉科技教育永續發展。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趙增偉助理教授、中國文化大學教授柴昌維共同執行計畫「以國際FIRST機器人競賽提升偏鄉弱勢學生對STEM能力實踐」,榮獲國科會計畫補助,協助南投2所偏鄉學校在2月3日與2月5日參加全國性機器人競賽殿堂,勇奪冠亞軍獎項。「南投縣國姓鄉北梅國中」與「南投縣仁愛鄉仁愛國中」參加「FLL Challenge」及「MARC能量保衛戰」兩項競賽項目,共11組36人次參加競賽,每組學生獲獎成績再創新高。
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趙增偉助理教授科普活動計畫「以國際FIRST機器人競賽提升偏鄉弱勢學生對STEM能力實踐」針對全台偏鄉與原鄉國中教師與學生為推廣對象,辦理一系列機器人課程活動與協辦國際型機器人競賽,提供偏鄉教師與國中生多元的科普活動,透過發想、實作與成果等階段學習,深耕偏鄉啟發偏鄉學生的科技技術、科技素養、跨域知識能力建立,同時意識家鄉相關議題,提出解決方案與實現,落實SDGs永續發展目標與體現課綱「核心素養」的能力養成。
FIRST機器人競賽由美國非營利性組織FIRST(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主辦,針對世界性議題設計競賽主題,「FLL Challenge」今年主題為「MASTERPIECE大師鉅作:藝術大挑戰」,南投縣仁愛國中學生組成「愛創造的仁」,以結合仁愛鄉地理環境與人文特性,設計「『賽雅傣農』深度旅遊札記」,利用AR、VR、MR等技術,透過互動式遊戲與文化體驗活動,吸引遊客進入仁愛鄉的部落,促進部落社區永續發展,同時達成文化數位典藏目標。將賽德克、泰雅、布農、擺夷族群的文化、技藝、山野環境的不同藝術之美,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與地方創生,以解決鄉村外流人口問題,希望透過三個主軸的體驗,一是認識不同族群的藝術文化、二是體會無痕山林的重要性、三是學習互相尊重的美德。南投縣仁愛國中連續2年獲得「FIRST創新計畫獎 」實屬不易。
南投縣北梅國中學生組成「機發潛能」,以解決在地問題為出發點,結合客家文化、賽德克文化與在地特色產業融合推出「智慧科技藝術村」,提出建立粉絲團推廣家鄉之美;國姓老街營造客家庄特色老街,包含在建築與地板彩繪客家景物、互動式電子牆、鄭成功雕像換衣秀、假日市集活動,同時融入智慧城市管理模式自動雨棚、車阻護欄、自動伸縮招牌與招牌一致性,營造舒適與特色的老街。將原住民傳統家屋融入科技屋概念,自動控制風扇、LED燈、智慧火把,敘說傳統火祭故事,結合原民的飲食體驗。將傳統屋科技化與藝術化,享受原民文化洗禮,推動地方創生,促進地方循環經濟,南投縣北梅國中獲得「最佳突破獎」。
5日參加「MARC能量保衛戰」,以「南投縣國姓鄉北梅國中」與「南投縣仁愛鄉仁愛國中」的跨校合作,一起學習、討論、特訓、模擬賽,增進學生的經驗與競賽的應變能力,兩校學生互相學習、成長與能力養成,共9組19人參加競賽,包攬冠亞軍及佳作9個獎項。
計畫主持人趙增偉助理教授、計畫共同主持人柴昌維(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擔任仁愛國中、北梅國中指導偏鄉學生)共同表示,本計畫以SDGs4「優質教育」與SDGs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結合在地特色與文化,以「科技科普」、「機器人與程式設計」、「在地科技人才培育」、「應用科技」、「專題跨域實踐」等能力,以提升偏鄉學生對科學、科技、機器人、程式設計的興趣,更希望可以認識地方產業及在地議題,實踐解決方案,將學習知識與生活的結合。透過輔導偏鄉學生參加全國性競賽,培育跨域整合能力及實作能力,並增廣偏鄉學生的多元視野。
林凌霄 FB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432978536
南投新聞網https://tnews.cc/049/newscon233261.htm
https://tnews.cc/049/default.asp
圖一南投北梅國中專題成果報告。(記者林凌霄翻攝)
圖二南投仁愛國中學生展示專題成果。(記者林凌霄翻攝)
圖三南投仁愛國中學生機器人表現。(記者林凌霄翻攝)
圖四柴昌維教授陪同北梅國中學生到教育部展示成果的記錄。(記者林凌霄翻攝)
圖五計畫主持人趙增偉助理教授(左) 、計畫共同主持人柴昌維教授(右),擔任競賽評審合影。(記者林凌霄翻攝)
科普活動翻轉偏鄉 南投偏鄉學生參加全國性機器人競賽勇奪冠亞軍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