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政部公布112年詐騙案件數前三名,依序為「假投資」、「假網路拍賣」及「解除分期付款」,而投資詐欺所造成的財產損害是所有詐騙案件之冠。
二、在網路上看到投資訊息、限時動態廣告,被害人因好奇點擊廣告後,對方即要求加LINE、Instagram聯繫,慫恿被害人投資「股票」或「虛擬貨幣」,並自稱「股票、投資代操員」由專人代操盤,誆稱保證獲利穩賺不賠,被害人遂依指示至假投資網站申請帳號,並依照歹徒指示匯款,惟當被害人要提領獲利出金時卻無法出金,驚覺受騙為時已晚,已損失上千萬元。
三、「假投資」有以下特徵:
(一)低風險、高獲利。
(二)常以熱門金融商品包裝,投資模式複雜。
(三)先給予甜頭小利,再誘騙加碼投資。
(四)來源不明簡訊,邀請社群投資。
仁愛分局提醒,投資必定有風險,在投資前應先做足功課並循政府認證的官方管道進行投資,任何號稱有「內線交易」、「穩賺不賠」的管道一定就是詐騙。
詐騙手法推層出新不勝枚舉,倘有疑義,可直接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諮詢求證,切勿直接匯款,否則被詐騙的錢財通常會經由多層洗錢轉匯,最終幾乎無法找回來。
南投縣政府警察局仁愛分局「假投資真詐騙」宣導專欄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