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學到老 延正社區銀髮族輕鬆學竹藝
活到老學到老 延正社區銀髮族輕鬆學竹藝

南投新聞網 記者林凌霄/南投報導
南投縣延正社區發展協會,秉持讓長輩在地樂活、活躍老化精神,積極落實完整照顧與服務長輩不遺餘力,透過有趣、在地特色產業文化、及有助於身心靈健康等多元課程設計,結合創縣內之先開辦每週五日、每天午、晚兩餐共餐福利,且天天都有多彩多姿學習活動,吸引社區長輩踴躍來上學,欲罷不能。縣政府社勞處社會行政科呂建蒼科長、社工督導佳琪今天抵現場為長輩學員加油打氣,同時肯定協會用心落實在地老化精神,設計多元課程讓長輩活到老學到老,延緩失能,也讓高齡者活得更有價值。

長期致力於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長期照顧服務領域貢獻卓著的標竿團體—延正社區協會,屢次在全縣及中央評比,均名列前茅。近期曾獲111年社區發展工作「全國金卓越」社區選拔銅質卓越獎、及再摘下2021「全國金點之星團體獎」等「獎」不完,期間也配合鎮竹山鎮公所、縣府關懷社區帶動大旗艦等公益活動,佳評如潮。其中,社區理事長張勝安、執行長管梅秀及里長曾庶平共同努力出錢出力,帶動社區居民活力,佳評如潮,居功厥偉。

延正社區張勝安理事長指出,本社區關懷據點課程多元,每月更新,每週五天上、午不同課目。今天週一是竹山在地特色產業--「竹工藝」課程,由王秀禎老師指導。主要考量竹山是竹的故鄉,它可以讓長輩經過頭腦思考創意,還有手腳腦並用,促進長輩多元靈活動作,也增進社區在地課程特色的多元,培養長者在社區養成動手動腦的好習慣,久而久之才不致變老人癡獃。

提及延正社區課程編排,張勝安理事長表示,都是經由審慎篩選設計,幾乎是為長者量身打造的,同時接納長輩自己選擇的喜歡課程。排課原則,早上都是靜態的,下午儘量安排動態,每天中午及晚間皆供餐,長者學習很認真,甚至有些優秀作品,我們也會趁來自全國各社區參訪的團隊,進行拍賣以資鼓,同時所得繳入社區基金。

管梅秀執行長說明,竹子是竹山在地特產之一。因為竹藝課程今年已經邁入第三年,當時是從最基本的、簡單的學起,然後現在做的比較深入。像去年我們就做了1條龍的裝飾,今年進一步更實用的花器,然後還準備來養小雞實務。讓大家覺得在關懷據點做一些手工藝,同時也可以重新回味,甚至進一步做比較細緻高檔的竹藝實用作品,不但做實用或裝置,也可以販售。讓社區特色產業連結延續下去。

指導老師王秀禎表示,竹工藝教學先要養成他們學習興趣,就是漸漸先有一些簡單成品出來的時候,他們自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也肯定自己愈來愈進步了。由此顯示,他們已經開始對竹藝課程有了興趣。

例如今天的單元課程就是做一個吊飾竹花器,這種技法,可以一直重複編織練習,結果必有不一樣作品的呈現,所以現在他們已經很熟悉這種技去了。

今天的竹藝作品要搭配另外1個課程--多肉植物,做完之後,另外花藝老師,會用一些花裝飾吊起來,這組合就是1個很漂亮花卉吊飾。

學員張玉蔭阿嬤說,我以前從來沒有做過竹工藝,這次DIY做出一些興趣來覺得很不錯,竟然可以放零用錢幣、很有成就感喔。由於我們竹山盛產竹子,如果不砍筏回來做很可惜,不過它的工序很繁雜,要鋸竹裁剪、剖竹修篾仔,再跟老師學習慢慢編,讓老伙同伴做得好開心。

*附註: 南投縣竹山鎮延正社區2024 4月份課程表

星期一上午:竹工藝-王秀禎老師
星期一下午:圓夢計畫-陳美環老師
星期二上午:口中樂章-鄧崇英老師
星期二下午健康做伙動起來-蔡宗政老師
星期三上午:延緩失智失能課程-陳美環老師
星期三下午:茶料理-楊凱珍老師
星期四上午:鼓動耆肌-洪志伶老師
星期四下午:樂齡找茶趣-管梅秀老師
星期五上午:樂龄學習書法班-李文國老師
星期五下午:銀龄手作坊-林淑份老師
林凌霄 FB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432978536
南投新聞網
https://tnews.cc/049/default.asp

圖一縣府社勞處呂建蒼科長(左2)由延正社區張勝安理事長(左1)陪同參觀及慰勉長輩認真學竹藝。(記者林凌霄攝)
圖二 阿公阿嬤學員學竹藝忙得不亦樂乎 。(記者林凌霄攝)
圖三 指導老師王秀禎教學認真且與學員雙向良性互動。(記者林凌霄攝)
圖四張勝安理事長(左起)、縣政府社勞處社會行政科呂建蒼科長、社工督導佳琪
共同展示長輩們精湛的竹工藝品。(記者林凌霄攝)
圖五 張勝安理事長(左)陪志工為長輩作品美化上漆。(記者林凌霄攝)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