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谷新住民潘菁巂 奇女子入鄉隨俗 獨當一面製焙茶 迭獲特仔、金牌大獎
南投新聞網 記者林凌霄/專訪
茶賽是茶界武林高手競技場,參賽得大獎是茶農爭取的共同目標。而外配新住民入鄉隋俗,亦能獨當一面,從茶園管理、製焙茶及茶藝凸顯功力,還能在激烈茶賽中脫穎得到「特等獎」及「金牌獎」則是奇蹟。
鹿谷茶鄉新住民潘菁巂文武兼備,精於烘焙茶葉,曾獲84年縣府製茶技術比賽、93年縣茶商春茶賽特等獎等各一支。更擅長夏季特色「蜜香茶」的烘焙技術及「老茶」的珍藏,自2013起迄今11年累計榮獲凍頂合作社蜜香貴妃茶及老茶比賽金銀牌獎40餘面。日昨再贏得凍頂合作社今(2024)年老茶賽金牌一面。另,先後曾當選全國十大傑出婦女、全國幸福家庭,受到總統親自頒獎表揚,成就非凡。茶鄉媳婦、越南新娘潘菁巂的傳奇故事,近日又再度在茶鄉詠嘆流傳。
鹿谷茶鄉新住民潘菁巂,入鄉隨俗,她原是越南珠寶商家的女兒,當地高中畢業。20歲那一年,與當年在越南做生意的青農老公張裕勇相識、相知相愛,遠嫁來台後,組成眾所稱羡的幸福家庭,並牽手創立廣興茶城。婚後26年育有優秀的3位子女,戮力融入茶鄉生活文化,不僅完成台灣的國小、國中學業,並不斷精進成為聞名茶藝師(鹿谷鄉3、4百位新住民中,第一位取得農會茶藝師証照者 )、亦用心深入讚研茶事,成為一名傑出的焙茶師,迭獲特等獎等大獎。也曾任文昌國小、現任內湖國小校本課程「越南語言」教師,有口皆碑。目前也經常受邀擔任茶藝師司茶及「生活美學」講座的講師。
潘菁巂擅長烘焙茶葉技術,尤精於特色蜜香茶和老茶,自2013起迄今累計金牌獎、銀銅牌合計40多面,日昨再獲凍頂合作社今(113)年老茶賽金牌1面。尤其近10餘年,老公為推廣「台灣廣興茶城品牌」擴大行銷通路,拼命在兩岸國際推廣行銷,跑遍大江南北或國外,烘焙比賽茶的重責大任,全部由外配潘菁巂獨當一面,焙製茶曾獲84、93年特等獎。另精於獨特蜜香貴妃茶的焙茶技術和珍藏老茶有成,2004年開始參賽蜜香茶,2013年幸運開始得獎,之後年年蟬聯成功,2010年九月一口氣拿下1金4銀。日昨榮獲2024凍頂茶葉合作社老茶比賽1金,教人刮目相看。
潘菁巂今天受訪表示,今年暑期凍頂合作社老茶比賽我獲得金牌一面累計已得老茶金牌獎5面教人很開心。參賽的老茶已有26年歷史,也就是我和先生結婚貯藏的老茶。懂得喝老茶的茶友光臨,我就拿出來沖泡,他們都說真的很甘很甜還有梅香花果香的滋味,也有人說,它帶一點點人參味,客人都說喝這金牌的老茶內心很感動,其實我們更覺得可愛又感動,畢竟這是我自己做、好好貯存起來,今年再拿出來參賽的金牌獎。
潘菁巂有感而發的說,遠嫁來台灣26年,我覺得很幸福也很感恩而不斷學習,凡對的事物,我都認真去做,例如製茶焙茶技術,一開始我就很努力和老公學習,秉持凡事「用心去做」理念,所遺是否成功有效,那就交給老天爺去安排,我就是一位很想得開的女人,所以我的人生充滿陽光,2位女兒都是大學畢業就業了,她們常買書回來,鼓勵媽媽有閒瑕多看書充電,但績效不彰,畢竟我太忙,因老公戮力國際行銷自己品牌好茶,經常飛來飛去,家裡茶廠及茶園所遺的工作,不論粗重或精緻烘焙等大大小小工作,我都要概括承受,日積月累把我磨練成文武兼備、滿身製焙茶功夫的新住民。
潘菁雟說,一股感恩的心始終蹽繞,陶冶我想很開的性格,以焙製蜜香茶或珍葳老茶為例,如果僥倖成功了,肯定我成就,我就會更加努力,若焙焦失敗沒得救也無所謂,既使失敗也是我很好的經驗,因此10餘年的努力,蜜香貴妃茶和老茶已變成我家「鹿谷廣興茶城」的招牌茶品。
提及頂好的金牌老茶珍藏,潘菁雟強調毛茶要好,東西要好先要有好的基本素材,就是要選擇優質的毛茶,發酵足夠的。剛開始要以傳統焙火類似鹿谷農會那種比賽茶,且要以耐心「慢工出細活」耐性來烘焙,焙掉毛茶的5味雜陳後,安置在妥適乾燥地方。好茶轉變很快,經過10、20年,它的轉變每年都不一樣,我們要的是自然的那種改變。例如這次參賽的26年金牌老茶,是經由自然、長久慢慢轉換成功那種清甜,帶有一點點花果梅乾香。如果持續放到到40、50年,會很甜很甘很好,還有點點人參味,這也就是茶如人生哲理。我來到台灣學茶26年,真的學會了茶如人生,苦中有甘,苦盡甘来、甘苦相伴。人生有五味:酸甜苦辣咸。人生的每一阶段就像一杯茶,每一泡都有不同的滋味。
潘菁巂也補充說明,蜜香茶製茶的萎凋發酵與一般傳統凍頂烏龍茶大同小異,而焙火不能太重否則會走味類似紅茶、太輕則出現苦澀,但還是要託老天爺的福,不能多雨、西北雨,會洗淨小綠葉蟬的唾液而乏味可陳。蜜香貴妃茶滋味濃郁、非常有泡水(耐泡),使用茶葉相較一般要略酌減。茶水溫度不宜太高,每次沖泡約30秘即可,若冷泡蜜味更佳。
·
廣興茶城負責人、亦是潘菁雟的老公張裕勇說明,很少有農作物在遭受病蟲害感染後,附加價值反而提高。只有經「小綠葉蟬」吸食過後的茶菁原料經加工後才能產生似天然蜂蜜之香味。簡言之,蜜香茶顧名思義,是要製成具有天然蜜香之茶類,茶芽必須經小綠葉蟬吸食是必要條件。蜜香茶的最大特徵就是具有一股非常柔和又吸引人的天然「蜜香」(或稱蜓仔氣),因此很多消費者一旦喝了蜜香茶就上癮了。不過,因蜜香茶不打藥(任由小綠葉蟬吸食),收成約少七成、製茶失敗率高、作業時間長太勞累,因此不太吸引一般茶農投入,就我太太獨鍾這一味,教我感動不已。
張裕勇感性的表示,非常感謝愛妻潘菁巂,她雖來自不同的國度,卻有台灣古早婦女「三從四德」的美德,不僅相夫教子、且允文允武,靜態的細膩拼布、雅致的茶藝茶席佈置、長期在學校擔任越南語教學;動態精重的焙茶工作,全難不倒她。尤其她對焙茶過程的堅持執著(有點龜毛)、細心、耐心和敏感度,都是教人沒話說,這也是蜜香茶比賽,每次她都脫穎而出的最好銓釋。
洽詢049-2755133 免費 049-2755133
林凌霄 FB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432978536
南投新聞網
https://tnews.cc/049/default.asp
圖一鹿谷茶鄉新民潘菁巂,入鄉隨俗,製焙茶的全程技術都難不倒她,且迭獲特等或金牌大獎。(記者林凌霄攝)
圖二潘菁巂和張裕勇夫婦創業的鹿谷廣興茶城,店內琳瑯滿目的特等獎匾額或金獎牌。(記者林凌霄攝)
圖三潘菁巂文武兼備,上山會茶園管理採茶,在茶廠能獨當一面焙茶。(記者林凌霄攝)
圖四 鹿谷 廣興茶城26年的老茶,近日再獲得凍頂合作社老茶賽金牌獎。(記者林凌霄攝)
鹿谷新住民潘菁巂 奇女子入鄉隨俗 獨當一面製焙茶 迭獲特仔、金牌大獎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