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抗「鬆」要「動」要「營養」--鹿谷鄉衛生所關心您
銀髮抗「鬆」要「動」要「營養」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沈默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只有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外觀變化,這些患者平常不會覺察到它的存在,大多不以為意,但是只要一個輕微的跌倒,或是彎腰搬運物品,就可能造成骨折。營養不良在老年人當中非常普遍,關於骨骼健康的鈣質、維生素D和蛋白質等關鍵營養素攝取量均不足,為能減緩老年時期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在各年齡層階段都需要攝取均衡且足夠的營養素來建構骨骼健康,更要從年輕就要「儲存骨本」,IOF指出在年輕時期能多增加10%的骨質密度就可以使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延緩13年。
6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骨鬆問題,女性停經後骨鬆比率更高達21.9%
根據IOF的報告顯示,在2010年全球50歲以上人口有1億5,800萬人面臨骨鬆性骨折的危機,其中男性僅有2,100萬名,而女性竟高達1億3,700萬名,預估至2040年因骨鬆骨折的高危險人口將再成長一倍。依據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國人自述經醫診斷有骨鬆的比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婦女停經後更明顯增加,其比率在50歲以上男性為10.3%、女性21.9%。30歲以後骨質逐漸減少,到了50歲以後流失更多更嚴重,而6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5人就有一個人(22.9%,表1)有骨質疏鬆的問題。
50歲以上國人10.8%有骨質疏鬆症,從65歲開始女性有骨質疏鬆症的比例高於男性一倍以上
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被視為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黃金標準,其原理是利用兩種不同能量之X光為射源掃描受測部位,通常使用於腰椎及髖骨處,依據背側骨骼及軟組織吸收之X光量及照射的面積來換算出骨質密度,當所量測出的骨質密度與母群體比較所計算出的T值(T-score)等於或小於-2.5時則診斷為骨質疏鬆症。根據2013-201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對50歲以上民眾進行雙能量X光吸收儀進行量測,照射的部位為脊椎(AP spine)及股骨(dual femur),結果至少有一部位之T值等於或小於-2.5的百分比為10.8%,男性為7.3%,女性為13.6%,且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並在65歲開始驟增,女性的百分比至少高於男性一倍以上。
儲存「骨本」要趁早,三項撇步要做好:頂天、立地、高鈣
人體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大約在20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逐漸減少,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加快。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是一種因骨量減少或骨密降低而使骨骼細微結構發生破壞的疾病,惡化結果將導致骨骼脆弱,並使骨折的危險性明顯增高。
延緩骨質疏鬆症的最好辦法就是運動,只要全身的骨骼都受到足夠的張力和拉力,便能產生效果,國民健康署提供存骨本三秘訣
一、 頂天:適度曬太陽
二、 立地:荷重運動
三、高鈣:增加鈣質食物攝取
萬一民眾經診斷罹患骨鬆,仍需養成正確的飲食和規律運動的習慣,但個別運動計畫及強度,應與醫事專業人員討論,以免發生骨折。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提高警覺,改善居家生活環境,慎防跌倒,以降低骨折發生的機會,打造幸福生活家園。(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鹿谷鄉衛生所關心您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