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居家環境安全檢視
首先必須確認的是,檢視自家住宅周圍環境,可能發生的危險,並加以改善明確知道附近有什麼防災設施,如防災公園、避難處所、滅火設備的位置等。
2‧ 加強鄰居交流互助
平時就應多與鄰居交流,並且一起參加防災訓練,鄰里間的互相幫助與自救訓練,將可降低災害造成的傷亡與損失。
3‧ 注意自宅建物結構安全
老舊房屋應進行徹底的點檢及整修,勿任意違法加蓋或拆柱、樑、樓地板、牆壁等,以免增加結構體負荷、破壞建物結構承載能力。
4‧ 屋內安全總檢點
針對生活空間做安全檢查,如固定家具等。
5‧ 召開家庭防災會議
針對居家可能發生危險因子,擬定對策改善,並預先想好地震發生時可以躲避位置,且在家經常演練。應討論內容事項包含:
(1)增加緊急應變的知識
(2)定期檢查居家消防安全設備
(3)定期檢查瓦斯爐、熱水器是否正常無損壞
(4)確認住家附近避難場所及避難道路
(5)確認緊急情況時家人的聯絡方法和集合場所
6‧ 準備「緊急避難包」
家中要準備「緊急避難包」,並且放置在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以便地震發生時可依照逃生計畫攜出緊急避難。
7‧ 熟悉本市防災避難地圖
本地圖包含避難處所資訊(如收容人數、地址及電話)、防災相關資訊(如里長、消防隊及派出所電話),可至新北市政府防災資訊服務網查詢,網址:http://www.dsc.ntpc.gov.tw/DPRI2/。
8‧ 新北市政府老屋健檢
新北市針對 921 地震(88 年 9 月 21 日) 前興建完成之合法建築物,民眾如有結構安全疑義者,新北市政府工務局委託新北市建築師公會、臺灣省結構技師公會、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安排時間到場會勘,進行初步勘查,並於現場接受民眾諮詢。申請方式請洽新北市工務局網站房屋健檢專區(網址:http://www.publicwork.ntpc.gov.tw/)。
地震防災對策(二)地震發生之瞬間
當地震發生時,首先應保持冷靜不要慌張,並立即找掩蔽物-「趴下、掩護、穩住」,
直到地震結束。在防震避難的首要概念,就是自我保護,尤其是保護頭部,所以應立即躲在桌子下或主要柱子旁。有關地震發生應變如下:
1‧ 地震發生時如果身處室內
(1)立即躲在桌子下抓住桌腳或蹲在柱子旁,並保護頭部-「趴下、掩護、穩住」,以防燈具、吊扇⋯等懸吊物或玻璃、雜物掉落。
(2)遠離衣櫃、書櫃、櫥櫃、酒櫃、書架、鋼琴、電視機、冰箱、物品架⋯等家具、電器,以免搖晃倒塌,或因地板搖動,造成大型家俱、電器左右移動擠壓,而造成傷害。
(3)如果你正在廚房煮東西,順手立刻關上爐火,並立即躲在桌子下抓住桌腳。
(4)在公共場所發生地震時,仍應以就地避難為原則,立即尋找掩蔽物,避開危險玻璃、櫥櫃,蹲下並保護頭部,當地搖晃過後,若有需要避難,聽從服務人員引導,遵從不推不語不跑原則,從容避難。
(5)逃生避難時,應走樓梯,不可搭乘電梯,以免受困。
(6)若地震時,剛好在電梯中,應將電梯停在最近的樓層並且快速離開。
(7)避難時,一定要穿鞋及戴上安全帽,並記得攜帶「緊急避難包」。
2‧ 地震發生時如果身處室外
(1)應小心路樹倒塌、電線掉落,以及招牌、冷氣機、花盆、屋瓦、碎玻璃⋯等物品砸落;並應遠離工地、電線桿、圍牆⋯等區域。
(2)切勿靠近已有損害的建築物,以免危險。
(3)應遠離懸崖峭壁,小心落石、山崩。
(4)在海邊及河口應儘速遠離並往高處避難,以防海嘯來襲。
(5)在開車中行駛中,切勿慌忙減速,應慢慢將速度降下來,打開警示燈,提醒周遭車輛注意。並將車輛慢慢減速停靠路旁,要特別小心招牌等掉落物。
(6)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應緊握扶手或吊環,車停後聽從站務人員避難疏散。
地震防災對策(三)地震發生後
1‧ 確認是否需要進行疏散。
2‧ 檢查身邊有無人員受傷,並且立即給予協助。
3‧ 檢查瓦斯管線是否受損,關上瓦斯開關,若有漏氣,並應輕輕打開窗戶讓瓦斯飄散,以及通知消防隊與瓦斯公司(瓦斯行)派員處理。(※ 聞到瓦斯味,千萬不可使用火柴、手電筒、以及開、關任何電器,也不可插、拔插頭,以免產生火花引起爆炸)。
4‧ 檢查電線是否受損,並關掉電源,以免火災。
5‧ 檢查水管是否受損,並將自來水總開關關閉。
6‧ 檢查冷氣、商店招牌是否鬆脫。
7. 檢查玻璃是否破損,並且避開玻璃碎片。
8‧ 地震災害發生後,大家都會擔心家人及朋友,人人也都想打電話報平安,因此災後使用電話務必長話短說,以保持通訊暢通,並請多利用1991留言平台留言。
9‧ 震後應檢查建築物樑柱,建物若有嚴重傾斜、沉陷或梁柱、外牆較大裂縫、混凝土剝裂、鋼筋外露、門窗變形或隔間牆嚴重裂損、錯位,應請專業人員評估進行補強。
105年防災週-防震宣導注意事項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