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富州休閒農業區開辦食農教育體驗 綠活產業發展活動
竹山富州休閒農業區開辦食農教育體驗 綠活產業發展活動

記者林凌霄/南投報導

108年富州休閒農業區食農教育體驗暨南投縣108年學習型城市計畫-「太極茶竹學院-移地見學」綠活產業發展工作坊 今(11/10)在竹山富州休閒農業區登場,竹山鎮長陳東睦、縣議員蔡孟娥等親蒞參與同歡體驗。同時邀請現場學生們,未來到竹山鎮花卉培育的基地一起學習種盆栽,帶回家裡美化家園,讓人好是期待!

 由竹山鎮公所輔導的富州休閒農業區今日在區域內的劉厝耕讀三合院、心賴農場、青竹文化園區舉辦了食農教育體驗暨綠活產業發展工作坊,邀請「竹山鎮明善學園」的志工家庭學生一起來透過親自參與完整的農事生產、處理、烹調,發展出簡單的耕食能力,進而培養學習了解食物來源、希望連結餐桌到農場,增進食物選擇能力、並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另外除了品嘗食物的滋味,透過活動的內容,串連起更深入的人與食物之間的互動關係。

「劉厝耕讀三合院」提供每人咖啡豆、桂花進行手工烘焙,藉由使用陶壺加熱,透過視覺、嗅覺、觸覺,感受咖啡豆在不同階段的變化,烘焙出自己喜歡的焙度、在起鍋前加入桂花,讓桂花的香氣透過加熱釋放且融入咖啡豆裡,體驗手沖咖啡的樂趣,讓咖啡香及桂花香療癒身心,帶大家一起認識咖啡的美好,感受咖啡豆加熱後四溢的香氣,現烘咖啡豆磨粉後精美封裝,成為食農體驗最特別的伴手禮!

「心賴農場」張世昌以KKF自然農法及有機農法耕作。在竹山社寮種植水稻台梗九號及蔬菜雜糧作物。今日特地準備自己栽種的有機米及有機白蘿蔔做成的菜脯,教學生們製作飯糰,藉由手捏御飯糰讓吃飯變得好玩,食用米食,不只是將白米飯裝在碗裡,更可以用雙手捏成不同形狀,進而形成不同的御飯糰或壽司。將白米飯用模具加入菜脯、肉鬆、花生粉捏成三角形,再加上一片海苔,變成精緻美味的御飯糰。再透過稻田故事的分享,讓孩子們覺得吃飯變得好玩,將食農教育導入生活之中。

「青竹文化園區」竹葉黃金筍包,採用竹山在地養生紅番薯,搭配採新鮮的竹筍、香菇加上獨特祖傳醬料炒香獨特的黃金比例筍香餡料,揉製包子皮後再放入餡料包成自己喜歡的圖案放置於竹葉片上蒸熟,不油不膩,令人口齒留香,百吃不厭,是極富團體合作、個人創意與趣味兼具的體驗活動。

本日活動竹山鎮長陳東睦特地來到現場與明善學園的志工家庭學生同樂,一向親民的陳鎮長挽起袖子示範做起筍包及飯糰,學生們都難擋鎮長魅力搶著要跟鎮長同一個組別一起製作,現場笑聲連連,氣氛溫馨,鎮長更是現場邀請學生們未來到竹山鎮花卉培育的基地一起學習種盆栽帶回家裡美化家園,讓人好是期待!

明善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暨南投縣議員蔡孟娥也特地來到現在與學生們同樂,明善學園是經政府立案之社福團體,以推廣社會大眾閱讀、參與正當之藝文活動,辦理弱勢家庭兒童課後輔導,弱勢家庭婦女與兒童成長、支持研習事項為主要經營目標。弱勢家庭的孩子下課後到明善學園進行課輔及多元化才藝,像是太鼓、吉他、爵士鼓、琵琶等等,學園為了建立孩子信心會帶他們出去表演。

本次富州休閒農業區及太極美地發展協會響應明善學園的工作,邀請學園志工家庭學生參與本日活動,希望能透由活動的內容,串連起更深入的互動關係,也鼓勵孩子們繼續努力學習,建立自信,擁有精彩又快樂的童年!


南投新聞網

https://tnews.cc/049/default.asp 

林凌霄 FB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432978536

圖一 竹山鎮長陳東睦出席富州休閒農業區開辦業區食農教育體驗及 綠活產業發展等活動,與現場大小朋友合影。

圖三蔡孟娥議員、太極美地協會理事長張淑貞陪伴小朋友體驗「青竹文化園區」竹葉黃金筍包。

圖四「心賴農場」張世昌以KKF自然農法及有機農法耕作,提供自己栽種的有機米及有機白蘿蔔。由陳東睦鎮長教導學生製作飯糰。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