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凌霄/南投報導
垃圾變黃金!竹山鎮素人造型藝術家張弘欣,非科班亦沒傲人學歷,只憑一股興趣和傻勁,業餘上山撿拾廢雜木頭,靈感一來,掌握木塊天然形狀、線條、紋路等特色美感,經由鋸鋸、敲敲、打打,重新挹注新生命,完成各式各樣可愛作品,件件栩栩如生、也是天下獨無二,目前有15件飛禽走獸的作品,在自宅後院展示,儼然一處逗趣迷你動物園雛型,教人嘖嘖稱奇。張弘欣強調,此舉非本業、也並不專業,親友笑稱是不務正業。只是印證自己的堅持,一樣會拼出五彩繽紛的人生。而期許藉此宣導環保理念才是重點課題。
張弘欣,61年次,南投縣水里人,僅有國中畢業學歷,原來扮小農在家鄉種樹葡萄,婚後機緣改行無骨雞香油雞製作批發,鑑於市場需求,落腳竹山鎮經營發展10年有成後,突發奇想,可以不用花錢「廢物利用」來一圓藝術生活美學夢,於是他業餘肖撿廢木頭、漂流木(合法取得),自己摸索造型藝術,所幸玩兩年後,發現集集社區大學施惠閔老師,開課教木工雕刻,就以低學歷去充電持續到現在,還有在上課。自己從大型的駿馬糜鹿犀牛到小而美精細的花生、絲瓜、麵包等創作,玩得不亦樂乎、也玩出名氣來。
張弘欣指出,近年來,颱風過後,林務局開放部份縣市手工撿拾漂流木。災後河道,海邊佈滿好多的雜廢木,喜歡的被撿走,不喜歡的還有很多都任由腐爛,污染,堵塞。當時就想說,要是雜木能讓她變成一個東西因該不錯,就開始亂組裝,我第一間作品是麋鹿、鴕鳥,剛好有機會緣分參加竹山第一年的大型燈會,後來就越組約有興趣,大小件,差不多組了15件。
張弘欣指出,創作最重要除靈感外,材料蒐集來源為先,平日業於遊山玩水順手撿廢雜木,既環保又運動。而動物造型的生命元素集中在頭臉部,例如我的作品「竣馬」,當初撿到一塊廢木,像極了馬頭,如獲臻寶。這也是一個作品,如果巧合遇有好材料,就可一氣呵成。若看嘸甲意(不順眼),一拆再拆的修飾,有時真的拆了20幾次才完成。有時靈感一來,廢寢忘食,發狂沒做成誓不休,老婆還罵我像瘋子?!我知道老婆是很愛我、疼惜我,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她不捨我發憤忘我工作的辛勞。不過為了興趣與理想,我依然堅持下去。
張弘欣說,做自己有趣的事情最快樂,生活也會最美好,說真的搞土法鍊鋼「廢木裝置藝術」,並非養家活口的事業,純是為了興趣好玩的不務正業,即使老婆愛唸,但我了解其實她是默默的支持我。因此近十年來,我可以放手一博,三不五時還受邀文化局、篁山美術協會等展覽,自我肯定與學習成長。同時也甜嚐只要堅持,一樣會拼出五彩繽紛的人生成果。
張弘欣貼心的說,本人每一創作,就像自己的孩子,它有有體溫和情感,左看右看、任何角度看都既溫暖古錐又可愛,每當作品完成的剎那,就是另一生命活化的誕生呈現,那種喜悅成就,不言而喻 ,畢竟它原是一塊躺在地面不起眼的廢雜木,不理它一樣還是會腐爛掉。如果十塊廢木被撿回來,經過巧手,搖身一變,就能成為一隻栩栩如生的動物、一件亮眼的藝術品。當然最要感謝的是妻子美翠的支持與協助。
女主人黃美翠指出,先生弘欣沒不良嗜好,就是愛撿枯樹廢木,即使大熱天曬得像黑人也沒在怕,把家裡堆棧像垃圾堆。但他只要有空就動動腦巧思、 動手動腳後,搖身一變,成為大大小小的一批動物、飛禽走獸藝術品,在展覽會場,最是吸睛,教人驚嘆,這就是他努力的回饋。
黃美翠說,看到弘欣追求藝術的專注和辛勞,非常心疼而常嘮叨他幾句,其實我內心非常支持,例如竹山燈會那次展覽,他的「糜鹿」作品,男女老少都好喜歡、佇足指指點點的讚賞並要求和他合照,這也印證廢木變黃金的新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弘欣已完成大大小小15件的作品中,「鵜鶘」咬塑膠瓶、肚子吃一個寶特瓶那件,喚醒人類要重視環保、就像雜木的利用,也有環保感念的警愓。張弘欣語重心長的呼籲:「如果政府或國人當下再不重視環保垃圾問題,我們後代子孫,看到的鳥類、魚類、甚至你肚子可能都是塑膠製品」,後果不堪設想。洽詢 0920-606079
林凌霄
FB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432978536
南投新聞
https://tnews.cc/049/default.asp
圖一張弘欣、黃美翠夫妻,目前有15件飛禽走獸的創作,在自宅後院展示,儼然如一處可愛小動物園雛型,教人大開眼界,嘖嘖稱奇。(記者林凌霄攝)
圖二 素人造型藝術家張弘欣,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往參觀交流。(記者林凌霄攝)
圖三張弘欣作品中,「鵜鶘」咬塑膠瓶、肚子吃一個寶特瓶那件,喻在喚醒人類要重視環保、就像雜木的利用,也有環保感念的警愓。(記者林凌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