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手團揉 部分發酵茶製茶研習 名間鄉農會傳承傳統製茶技術 精進青農製茶技術
南投新聞網 記者林凌霄/報導
名間鄉農會在鄉內大唐製茶廠,辦理為期兩天的幸福農村計畫-青年農民輔導「部分發酵茶製茶研習」課程,積極推動在地茶產業,努力協助青農提升製茶技術,期望能提高茶葉品質,增加青農收益。農委會茶改場鹿谷工作站林儒宏站長全程輔導,30多位青農「做中學」實務體驗,收穫滿行行囊。
名間鄉農會蔡素秋總幹事表示,農會配合農委會政策,積極輔導在地青農,提供青農各項從農協助,就是希望能吸引更多青農返鄉從農,進而帶動在地茶產業,近幾年來名間青農表現亮眼,在多項競賽中皆能展露頭角,榮獲佳績,青農的努力,農會的用心都是值得肯定的,未來農會必會持續照顧協助在地青農,提供青農從農的多元協助。
茶業改良場凍頂工作站林儒宏站長說明,這次名間農會青農研習重點,在於製茶技術層面的傳授。學員分為三組,製作以輕發酵(花香型)、中發酵(青果香)及重發酵(熟果香)等三種茶,以這三種不同發酵程度的茶葉,讓學員實際體驗與感受對照比較,期能精進學員製茶技術,並於第二天特別安排工作站蘇庭瑤老師,教導青農傳統手團揉,讓學員實際感受手團揉,透過完全手揉,感受前人製茶辛勞,並藉此讓學員實際瞭解製茶每一細節,期望能讓青農技術更趨細緻與專業。
林站長說,此次研習素材茶菁,是在地很不錯的四季春,著重在萎凋程度部份,後續進入室內萎凋仍以自然萎凋(不用空凋)。將帶領學員進行何時該攪拌時間點的判斷,及茶的變化認知講解。三組半成品做好,讓學員自己手團揉整形,學會手團揉整形技巧,掌握關鍵點,培養學員能力提升。
名間鄉農會推廣部陳月勤主任說明,本次活動特別感謝茶業改良場凍頂工作站林儒宏站長鼎力協助擔任課程講師,為期二天的課程,林站長皆親力親為,每天都是最早到會場最晚離開的,農會很榮幸能邀請到林儒宏站長為名間青農授課,相信二天實作課程一定收穫滿滿。同時也感謝名間青農聯誼會輔導會長李坤洲、會長陳珮綺率領聯誼會幹部們的協助幫忙,共同完成這次二天一夜的製茶研習,農會一定會繼續努力,竭盡輔導之責。
名間鄉農會輔導之名間青農聯誼會輔導會長李坤洲表示,名間青農聯誼會自106年成立迄今,已逾5年多,感謝名間鄉農會推廣部每年都會依據青農需求,規劃青農客製化課程,提供我們青農從農的各項協助,真心感謝名間鄉農會。
名間鄉是國內茶葉最大的產地,不僅產量及種植面積都屬最大,更是國內茶飲原料的最大供應地,多年來名間鄉農會積極協助茶農茶園管理及製茶技術的提升,對於在地青農更不斷投注心力,期望以世代傳承,傳統與創新相互激盪,讓在地茶產業注入青農新活力。
林凌霄 FB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432978536
南投新聞網
https://tnews.cc/049/default.asp
圖一名間鄉農會傳承傳統製茶技術,精進青農製茶技術研習合影。(記者林凌霄攝)
圖二 林儒宏站長輔導學員室外萎凋。(記者林凌霄攝)
圖三 室內萎凋實務演練。(記者林凌霄攝)
圖四 傳統手團揉體驗。(記者林凌霄攝)
圖五 林儒宏站長指導感官試茶要領。(記者林凌霄攝)
傳統手團揉 部分發酵茶製茶研習 名間鄉農會傳承傳統製茶技術 精進青農製茶技術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