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間農友陳哲雄成功栽培可可樹有成 農糧署視察輔導
名間農友陳哲雄成功栽培可可樹有成 農糧署專家視察輔導

記者林凌霄/南投報導
名間鄉資深農民陳哲雄率先以「種子技術處理」研發成功可可樹的栽培有成,並以家庭式一貫作業,製成別開生面的「台灣巧克力」,聲譽遠播,被譽為「可可達人」。續配合水里鄉永興國小實施本位課程推廣教學獲肯定。農委會農糧署技正王佩瑾一行,19日前往現場視察了解, 希望未來能輔導這項陌生的特用作物,在符合法定食安衛生條件下,實施加工量產,誘導農民建構完整「產銷鏈」提昇收益,也為臺灣開創新農業新生機。

農民陳哲雄早期為經濟部認証的安全工程師,長期在海內、外營建部門任職,十餘年前退休返鄉管理茶園之餘,先種木瓜傑出而獲農委會「優良農民」表揚,也嘗試將一公頃多的農地種植巴西咖啡樹,年年豐收。而5、6年前發現年輕人喜愛的浪漫巧克力商品雖處處可見,卻大多是進口貨,於是他再投入可可樹栽培新研發。

陳哲雄說,名間鄉台地的氣候、土壤,頗適可可樹的栽培,五年前開始引進一批可可樹苗培植,,經由弘光科大教授魏榮君博士等多位專家協助輔導馴化,發現可可樹抗病蟲害性強,只要細心管理,並不須噴藥,如今一年多次開花結果。他進一步應用既有焙茶及咖啡豆的技術,嚐試烘焙可可豆,也設計組合家庭用小型簡易巧克力製作機,微量製作獨一無二最純真的台灣巧克力,分享親友嚐鮮,希望未來為地方增加一項新產業。

今年上半年,陳哲雄受聘水里鄉永興國小執行教育部國教署本土教育計劃推動食農教育-可可樹(巧克力原料)栽培特色課程擔任講師,輔導學生與社區家長民眾齊動手,從可可樹栽培、巧克力製程,大小朋友也甜嚐自製巧克力的體驗。獲得師生及家長、和官方高度的肯定,今年暑期8月份,校方將持績開辦可可巧克力體驗營。

關心台灣農業發展及食農教育的農委會獲悉,19日主動出擊,特指派農糧署作物生產組技正王佩瑾,由名間鄉農會推廣主任王百銘陪同一行5人,前往名間鄉仁和村訪視陳哲雄農友的可可果園。王佩瑾技正發現陳哲雄的栽培技術一級棒,經馴化的可可樹不但能適應在地夏日的日曬高溫,也能經得冬天的寒霜,相較屏東的適應力強多多。

王技正20日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可可樹栽培目前是一項陌生產業,非官方統計目前台灣現有種植約200公頃、40公頃可採果,如何幫助農民產銷合一、建構完整的產銷鏈,是當前主軸課題。畢竟這項陌生作物收成,勢必透過現代化設備及衛生安全環境的加工生產,才能開拓行銷通路。至於永興國小結合教育部國教署推動本土食農教育,開辦可可樹栽培研習班,強化農業往下紮根精神,值得肯定,且有待進一步了解或輔導。

名間鄉農會推廣部主任王百銘表示,本鄉得天獨厚有茶葉、通天草、咖啡、鳳梨、薑、山藥等多元的特用作物,成為地方特色產業。而高齡傑出農民陳哲雄長期對農事的用心,如今再為地方平添一種特色的可可樹,是名間農民的驕傲,亦足堪全鄉農友研究發展的典範。

南投新聞網

圖一 名間農友陳哲雄成功栽培可可樹有成。
圖二 陳哲雄以家庭用小型簡易巧克力製作機,微量製作獨一無二最純真的台灣巧克力。
圖三 弘光科大教授魏榮君博士與陳哲雄展示自製巧克力。
圖四 陳哲雄在水里永興國小實施巧克力製作。
圖五 陳哲雄的可可樹,最快18個月就開花結果。
(記者林凌霄攝)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