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素霞議員:鹿谷小半天古道饒富地方歷史文化價值 修護風貌出現曙光
記者林凌霄/南投報導
為發展地方觀光,鹿谷休閒農業發展促進會及鄉親積極陳情,縣議員許素霞熱心反映下,縣府觀光處長王源鐘、鄉公所人員一行,07日聯訣踏勘八通關〔小半天至竹山水哮仔段〕古道,咸認週遭及沿路生態資源豐沛,仍然保留最原始面貌,深值開拓整理價值,縣府將協助釐清明確路線及爭取經費,惟土地使用取得,則委請鄉公所負責。
促進會主委林信記指出,清朝吳光亮總兵率清兵開拓的八通關古道,從鹿谷段從廣興九寮坑經小半天崎頭尾、到竹山水哮仔約5公里,是昔日先民生活交通及墾植的重要捷徑,竹豐村段前端平路部份150公尺,去年已由水保局農村再生經費整理完成,後段急陡坡約800公尺,仍陷於自然荒煙蔓草中,急須縣府協助開拓,以利地方觀光。
而台北返鄉關心的在地鄉親曾光亮表示,他父親28年(日據時期)在公所服務,叔叔任職文昌國小校長,在有了年紀時,常提及小半天古道故事,因此他覺得饒富歷史文化意義,希望能早日完成整修。渠等鄉親分別向縣府、公所及許素霞議員反映。
許素霞議員表示,這條小半天古道,是古早鹿谷鄉往竹山的唯一道路,見証數百年前地方先民刻苦耐勞的生活文化史。她說,相傳當時出門靠雙腳,肩挑百斤竹筍、竹子農產品,光著腳ㄚ(後來有穿草鞋)走陡坡下山,回程還要挑白米購物等生活用品,教現代人不敢想像的辛勞。前一段已經有經公所和竹豐社區爭取農村再生經費修復,但是大部分還是遺留原始面貌(只是沒整理長滿青苔、不易行走),入口樹還有一株120多年農委會列為保護的珍貴老樹,觀光潛力無限。希望縣府重視完整修復,符合鄉親期待,也發展地方文化觀光加分 !
縣府觀光處處長王源鐘說,踏勘後可親體會先民對艱難生活挑戰的毅力和生命的韌性,甚有歷史文化及觀光價值。本案將跟文化局協調,釐清確認古道路線,土地取得無虞,戮力爭取經費開拓完成辦理。
圖一 縣府觀光處王源鐘處長、縣議員許素霞一起踏勘小半天古道,認為有整修完成的價值。
圖二 小半天古道仍保留原始面貌,只是沒整理長滿青苔、行走不易。
圖三 關心小半天古道修復的鹿谷休閒農業發展促進會主委林信記、縣議員許素霞,在古道入口處解說牌前合影。
(記者林凌霄攝 )
許素霞議員:鹿谷小半天古道饒富地方歷史文化價值 修護風貌出現曙光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