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孟娥肯定竹鹿地區校長辦學用心營造特色亮點 彌補城鄉教育差距
記者林凌霄/專訪
「教育在幫助孩子找到潛能發展的潛能!」,熱心教育的南投縣議員蔡孟娥(圖一 記者林凌霄攝),今(12)日公開肯定竹山鹿谷地區的全體校長,都戮力發揮身為學校「大家長」的魅力與影響力,營造各校特色亮點,彌補城鄉教育差距,學童福氣享受小校小班(家教班模式)的優渥學習環境,家長們也一掃廢校併校的陰霾。蔡議員同時呼籲歡迎竹山青年返鄉傳承打拼,讓我們看到竹山的希望和未來。
蔡孟娥議員指出,竹山鎮內目前有18所學校(包括國小13校、 國中4校 高中1校),由於父親是教師,在雲林國小等學校任教近40載,耳濡目染,對於教育有一份特別的情感。因此,本人在鎮民代表8年任內,就極為關心學校教育,曾擔任雲林國小家長會長5年,竹山高中副會長及會長三年,各校的畢業典禮、母親節等大型活動都不缺席,10餘年來不間斷,期間發現每校都致力發展學校特色,創造學習不同的領域,吸引小朋友樂於上學,且各具特色,成績斐然。例如:秀林排笛、大鞍陶藝、鯉魚的科技、中和舞龍、延平歌仔戲、桶頭樂器,瑞竹茶藝,竹山、社寮、中州、過溪及前山等也培養多元的才藝,只要學生想學,各校校長都盡心規劃設計,免費指導給予滿足(蔡議員說,竹鹿各校都很用心且成就非凡,未能一一舉例說明白很抱歉),有別於市區的孩子,想學任何技藝得花錢,造成家長很大的經濟壓力。在竹山鹿谷,可以享受「小校小班(家教班模式)」教學的資源,彌補城鄉教育資源嚴重差距,我們竹鹿的孩子真幸福。
而最值得驕傲的是,位處偏鄉的竹山鹿谷茶鄉孩子,各校普遍都設有茶藝教室,讓孩子們提前體驗地方特色的產業鏈,從小識茶、愛茶接受茶的洗禮,也讓茶文化往下紮根。同時感謝明善協會免費多方的幫助獎勵區域弱勢孩子課後輔導或才藝教學。目前有80多位孩子受惠。
亦是南投縣創青共好協會理事長的蔡孟娥議員說,竹山青年返鄉傳承打拼風潮漸起,也是教人欣慰、值得鼓勵的好現象,大孩子們回到父母身邊,好像吃一顆「定心丸」。協會集結在地返鄉青年,秉持長輩豐富的經驗,加上年輕人的創新,相輔相成,期待這些年輕人可以帶給竹山更有活力和生機、希望曙光,從最近一些成功的案例,讓鄉親看到竹山的希望和未來。
提及少子化廢校問題,蔡孟娥議員說,這對校長教師都是很不安全感,家長相當困擾的事。不過,這問題在竹鹿地區已漸不存在,這要感謝地區各校的校長及教學團隊的努力,家長參與度也高,各校已都營造不同特色亮點,且定期對外發表呈現,不但獲得家長的肯定認同,甚至吸引外地遠道仰慕轉學來的學童。
因此,蔡孟娥議員除了公開肯定竹山鹿谷地區的校長辦學的用心,也表示會全力支持學校的經費,以嘉惠地區學子。
辦學績優的大鞍國小校長劉育成(圖三左1)也表示,蔡孟娥議員因出身教育家庭,受到熱愛教育的父親蔡木水薰陶,因此從政以來不忘關心回饋學校。
例如擔任父親服務退休的雲林國小家長會長5年,卸任前又籌備成立獎助學金管委會,並帶頭捐出8萬8千元基金。另,擔任明善學園理事長6年,照顧弱勢孩子不遺餘力,並常期關懷鎮內邊緣戶,出錢出力,佳評如潮。
當然對竹山鹿谷地區18所學校更照顧有加,各校若有任何需求,都會全力以赴,協助爭取經費處理。例如防疫以來,贈送各校相關材料,多面向的照顧服務地方,有口皆碑,是一位難得的好議員。
南投新聞網
https://tnews.cc/049/default.asp
林凌霄 FB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432978536
蔡孟娥肯定竹鹿地區校長辦學用心營造特色亮點 彌補城鄉教育差距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