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莊餐廳民宿」落實食安 傳承推廣傳統手工麻姥DIY活動
「鹿鼎莊餐廳民宿」落實食安 傳承推廣傳統手工麻姥DIY活動
記者林凌霄/南投報導
養生意識抬頭,「天然尚界好!」。鹿谷鄉「鹿鼎莊餐廳民宿」主人劉崇禮,依循古法,繼前年推出釀製傳統天然麥芽糖後,03日再度發表過年、天公生及元宵應景食(祭)品的傳統「手工麻姥」,以潛行二段油炸法,老口味注入新元素,結合手工麥芽糖、花生粉及芝麻等真材實料,做出口感酥軟,不甜不膩不黏牙的古早味、保證沒牙齒的老阿公阿嬤也吃得笑哈哈。歡迎訂購,也接受預約DIY體驗, 讓消費者眼憑為証,啖出天然甜味,也吃出健康。
劉崇禮指出,他的阿公阿嬤於民國36年起就以手工麥芽糖養家活口、44年增研發麻姥米姥等批發,如今傳到他第三代,這個延續數十年歷史的家族手藝,之間雖受到化學科技發達的衝擊而沒落,如今沒有企業的風光與魅力,卻有無價食安之寶的珍惜,鹿鼎莊今年春節再規劃結合DIY活動,讓民眾親眼目睹及動手,以最天然真材實料製作、瞭解手工麻姥等製作過程,喚起兒時年節「吃麻姥」的歡樂回憶。
劉崇禮說,3、40年代傳統農業社會,並沒什麼外來西點麵包,台灣傳統的麻荖,總是在農曆春節過年、天公生(農曆正月初九) 或元宵,家戶必備答謝玉皇大帝保佑的供品,這也是老一輩記憶深刻的最佳零食。
不過,大家對坊間麻荖的印象,總是停留在硬又甜,老人家吃不動,小孩不愛吃,買來拜拜,放著沒人吃,丟了又可惜的困擾!對此,劉崇禮表示,鹿鼎莊傳統的手工麻姥並不會。它係採用「潛行二段油炸法」,將「圓糯米」熬煮的冷凍年糕,切成條狀,分二次下鍋油炸,第一次以100度、第二次150度,不添加砂糖,起鍋沾上手工自製純麥芽糖、花生粉、芝麻等伴料,酥,軟,不甜就是它的特色。而坊間為提高甜度及油炸溫度,必須加糖粉,因此外殼硬棒棒。而日本的的「仙貝」其實是學仿台灣傳統的麻姥,只是他們年糕食材經陽光日曬的。
鹿鼎莊近年來一直在找回台灣古早味姥滋味,劉崇禮說,麻姥沾上真工夫所熬煮的麥芽糖等自製懷舊食品,其實都是先人臻善的經驗和智慧的昇華,而阿公的好手路,並非其他食品所能取代的,因此個人有傳承與發揚的使命感。歡迎來到鹿鼎莊的遊客,來一杯咖啡或凍頂烏龍茶 讓手工麻姥姥陪您度過最優閒時光。即日起接受訂購或預約DIY。洽詢:鹿鼎莊 0910-417843。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