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深耕在竹小”當莫內遇到雷諾瓦”藝才班家族見面會
藝術深耕在竹小”當莫內遇到雷諾瓦”藝才班家族見面會

記者林凌霄/南投報導

1862年,年輕的莫內來到巴黎學畫時,在畫室裡伙伴包括雷諾瓦、馬奈和塞尚,他們在不如意的困境中,互相鼓勵、互相激盪,勇敢的擺脫當時學院派宗教主題的框架,走出畫室,回到大自然中寫生,捕捉不斷變換的光影,這樣的作品受到學院派的排擠,官方評論家的嘲弄,然而友情的扶持與支撐,讓他們成就了璀璨的印象派時期,留下了數不清的傳世作品。

竹山國小美術藝才班成立走入第八年,培養優秀的孩子悠遊於求真求善求美的藝術領域。學藝,是一條豐盛而喜悅的旅程,然而在路途中卻也充滿挑戰與艱辛。承襲藝術大師們的做法與身影,今年竹小為藝才班的孩子垂直跨四個年級組成「家族見面會」,希望孩子在未來四年的的學習過程中,除了班上的同學外,也能透過優秀學長姊的指點,進行典範學習,豐富和深化藝才班的課程與活動,未來,這更是藝才課程垂直整合的開端!

在活動開始前,藝才班的老師們,先把制式的會議室進行環境的整理與美化,因為,藝術來自於生命、源發於文化、傳世於生活,把會議空間美化是個多麼平常的動作,卻是藝術深耕於竹小的體現;只見老師們把孩子們堆放於角落的作品,擦拭乾淨重現於觀賞者面前,讓這些孩子的生命紀錄,能夠再與觀賞者互動,傳達美的訊息、文化的意念;有趣的是,當孩子的作品大小和環境中原本的裝置互有扞格時,老師們也能發揮巧思,讓這樣的碰撞,變成讓人會心一笑的轉念,這如同班克西的(Banksy)的遊戲人間,更是藝術深耕的小小典範。

首先熱鬧登場的是破冰團康活動,由竹山高中童軍團林呈達老師跨校協助,透過團康競賽活動,孩子的跨學年家族因此凝聚了向心力,也交流了彼此的情感,而在現場為與會家長服務的,也是童軍團的孩子,她們透過參與服務工作,體會人際互動的溫暖和美好,小小活動培養公民意識、增進團隊合作、訓練規劃能力,正是十二年課綱回到生活情境做中學的重要概念。

拼豆畫的活動設計,是藝才班八位老師們經過專業對話的產出,參與這樣的活動,各家族的孩子們要先見面討論,形成各家族的主題名稱,再由高年級的學長姊帶領,一起著手設計有家族精神的家徽設計。校長陳榮昌表示:透過動手實作,不僅把平日習得的美學概念實際運用,並在團隊合作中覓得共識、找到自信。誠如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所說:「人類本質裡最深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讚美」現場四個班家長的與會觀禮,更把家的概念,在活動中不斷的延伸,從個人到小組,從班級到跨學年,孩子在不斷擴大的人際圈中,找到了不凡的自己。

竹山國小藝才班,在一百二十週年校慶之後,四個班的老師們不斷的在思考新的發展方向與主題,暑假期間到台中市最具歷史的美術班學校大同國小參訪,和同在藝術教育領域的學長姊們進行城鄉交流,透過不斷的激盪與對話,希望濁水溪兩岸的藝術教育能互動出不一樣的火花,為將來進行更多課程上的交流打下基礎,也讓竹小的藝術教育能發展出更不一樣的風貌,更讓竹山的孩子能夠走出更廣寬具自信的發展道路。

林凌霄

FB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432978536

南投新聞網

https://tnews.cc/049/default.asp

圖一 竹山國小舉辦跨四個年級「藝才班家族見面會」,與校長陳榮昌(前排右5)、主任合影。



圖二 陳榮昌校長告訴藝才家族師生,這是藝才課程垂直整合的開端。


圖三 竹小藝才班孩子在教室認真創作。

圖四 竹小藝才班師生參訪台中市績優學校大同國小並作交流。


圖五 竹小藝才班家族見面會,室外創意遊戲。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