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如蘋 南投縣報導
國際放射師節前夕,學習新語言,提升影像品質
西元1895年11月8日德國人威廉. 侖琴陰極射線實驗中發現了X光,獲得了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開啟了影像醫學的新世界,近幾十年來,更發展出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核子醫學等影像檢查以及放射線腫瘤治療,也因此每年11月8日訂定為國際放射日。
國際放射師節前夕,臺中榮總埔里分院放射師另類慶祝放射師節。鑑於平日來院受檢群眾,有部份新住民因語言不通時常需比手畫腳完成檢查,放射師於國際放射師節前夕辦理新住民語言訓練,聘請來自越南阮小姐來科內教導簡單的越南用語。
好的影像品質需要醫病之間的良好配合。放射科的檢查常常需要吸氣、閉氣、停止呼吸、不要動………等簡單語言來溝通,提升語言能力使其民眾不再限制於不瞭解指令,配合各種專業擺位提升醫學影像品質。
放射師的專業知識與臨床判讀影像之經驗能促進醫療精準的進展,擔任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被譽為「醫療之眼」;在防疫期間,本院放射師總是站在第一線默默奉獻,在高風險的環境中,以最謹慎快速的擺位技術,獲得專業影像提供醫療診斷,希望為大埔里地區帶來更優質、專業的醫療品質。
請參閱2021.11.03. https://tnews.cc/049/newscon173205.htm
國際放射師節前夕,學習新語言,提升影像品質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