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園溪頭百年古厝的故事 子孫感恩惜福
芬園溪頭百年古厝的故事 子孫感恩惜福

記者林凌霄/南投報導
防疫期間少出門 閒閒游走FB臉書 跳出一張早年台視大樂隊鋼琴手林漢章堂弟的泛黃老照(圖三),勾起小編昔日生長的家鄉—芬園溪頭百年古厝(圖一)的老故事,備覺溫馨、感恩惜福。

清朝年間林家先民從安溪來台,落腳俗稱彰化縣蒙古地方的芬園鄉八卦山上--龜桃寮(今同安村),披荊斬刺墾地務農謀生。傳至曾祖父林火在當家時,帶著阿公林清澤和3位叔公,冒著風險從事當年較夯的「鹿港挑埔社」小生意。

阿公林清澤(已做仙)早年口述:每日雞啼初更 天未拂曉,手提火把油燈、穿草鞋涉溪(貓羅溪及烏溪)或過竹管橋、爬山過嶺,經溪頭草屯至埔里,步行單程約5、60公里,在埔里買五擔蔗糖(每擔約80~100台斤 ),中午先買食充飢後,父子5人一人一擔沿原路挑回,黃昏來到草屯,走了一天草鞋已不堪用,習慣在草屯小休息兼換新草鞋(草屯古名草鞋墩的由來),再爬山回到龜挑寮,已經是三更半暝,稍事換洗休息睡覺不到5小時,又挑戰翌日行程。持續挑糖下山,經下林仔街(今員林)至鹿港,將埔里蔗糖賣給「行口(貿易代理商)」。午餐粗飽後,阿祖又在鹿谷行口商街,購買一大批大陸進口的生活物品,分成五擔再挑回家,準備翌日到埔里,再賺一筆。這就是我家先祖奮鬥「鹿港挑埔社」的故事。

阿公表示,阿祖相當威嚴,治家有方、管教甚嚴,軍令如山,兒子4兄弟(阿公排行老大)嘸人敢假肖、或假破病,沒有週休假日,這樣的操兵日復一日, 4兄弟磨練壯如牛的身軀、也成就堅忍不拔的毅力。經過20多年的血汗打拼,阿祖已累積可觀的財力,決定棄商從農,於是遷居山下,就在現今溪頭買了4、5甲田地,及建造了現址溪頭百年土埆古厝的三合院。這就是阿公要我們引水思源的先祖 「五支扁擔賺一傢伙(家產)」的傲人故事。

而溪頭百年古厝四大房的代代子孫,緬懷先祖的 「五支扁擔賺一傢伙(家產)」的不易和辛勞,大家都能安份守已、士農工商,造福社會國家。迄今雖還有沒有人封上顯耀達官貴人,卻仍有幾位出人頭地的傑出子孫:包括兩位醫師(泌尿外科和急診科 )、一位伊利諾大學音樂博士、也有高普考及格公務員、郵局局長退休,學校校長,主任和多位老師(含嫁入)、護理師。亦不乏企業公司董事長、特助、總經理、副總……,足以告慰林家先祖,亦堪為芬園溪頭之光。

特別值得提及的林家一位傳奇人物:第三大房堂弟林漢章(圖二),自幼天資聰穎、酷愛音樂,幼年家窮失栽培,低學歷又非科班,僅憑著一股對樂器的狂愛,青少年時拜堂兄林慶榮(是我胞弟 屬第一大房)為吉他啟蒙老師、及當時已為人師的本人鼓勵下,又私自摸索,傻乎乎的私闖爵士鋼琴領域,在台北打工混吃顧巴肚之餘,勤學不輟有成,機緣獲得多位當年台北舞廳、歌廳界大牌前輩樂師貴人賞識、指引提拔,他說當時好像連老天都很疼惜他,竟然於60多年代,考進當年國內僅有的三大電視的「台視大樂隊」鋼琴手,專職伴奏「五燈獎」及歌唱節目,也曾經參與鄧麗君,在台中清泉崗錄製「君在前哨」軍教影片響譽全台,名燥一時。田庄囝仔的林漢章,跨越6、7、80年代,計30餘年間在國內爵士樂壇終於闖出一片天,也為溪頭林家百年古厝添上傲人佳話一篇。

林凌霄 FB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432978536
南投新聞網
https://tnews.cc/049/default.asp

圖一芬園溪頭百年土埆老厝全貌。(記者林凌霄攝)
圖二 溪頭百年老厝,年節子孫敬神祭祖拜公嬤景況。 (記者林凌霄攝)
圖三 林家傳奇人物林漢章,60年代以素人音樂鋼琴手,考進當年僅有老三台的台視大樂隊團員,他的廣告招牌,高掛台北市街超醒目的大歌廳、舞廳上方,不斷引來路人駐足拍照。(記者林凌霄翻攝)
圖四林漢章(左穿白衣者 )曾經參與當年紅遍世界歌星鄧麗君,台視在台中清泉崗錄製「君在前哨」軍教影片響譽全台,名燥一時。(記者林凌霄翻攝)
圖五林漢章於台視大樂隊退休後,轉為音樂教室及社大教學工作。(記者林凌霄翻攝)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