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打著「網路兼職」、標榜「在家就能賺錢」口號的詐騙案件愈發猖狂,許多人透過社群軟體應徵打字員、發文小幫手等工作,詐騙集團誘導民眾交出銀行存摺及提款卡,不但積蓄被騙,還被當成人頭戶、成為詐騙集團的共犯。
貳、「徵才廣告詐騙」主要有幾個陷阱:
一、誘騙投資地下金融商品:地下外匯公司徵會計、資料處理員、文書、兼職人員等,慫恿新鮮人外匯買賣有多好賺,新鮮人看到這些前輩進公司才半年就穿華服,開名車,最後就不自覺下單買賣外匯,讓詐騙集團賺取手續費。
二、利用名模演員夢騙財騙色:徵求想進演藝圈的社會新鮮人,除了要繳交排演費、訓練費之外,有的還要拍照費、加洗費、Model卡等高額費用,付了一大筆錢,可是連個通告都排不上,等發覺不對勁時,他們早已人去樓空。
三、假職訓騙取補習費:不實補習班的廣告,像是「公家機關委外徵才」,甚至是「某某航空協會徵才」之類,到了現場在補習班人員天花亂墜吹唬下,楞楞地簽下幾萬元的課程費用,不僅不知道師資優劣,也不清楚課程符不符合自己需要,即使事後想退費,往往合約一面倒地對補習班有利,只能自認倒楣。
四、遊說掏錢買產品:不少這種科技公司徵求新血,「歡迎大學以上學歷加入,福利待遇高」的徵才廣告,對非理工科系畢業生特別具吸引力,到了面試現場,對方會採取一對一、甚至二對一緊迫盯人,其實他們就是多層次傳銷業者,標榜他們的產品都是以最新生物科技研發,整個面談過程就是不斷給應徵者洗腦,1、2個小時下來,應徵者在半推半就下,最後掏錢購買幾萬元產品收場。
五、老鼠會吸收新成員:還有很多標榜「免經驗」、「我們讓你成為百萬業務精英」的廣告,吸引沒有工作經驗的社會新鮮人目光。在面試時,公司也不說清楚工作性質與內容,等到員工訓練時,才透露公司的主力產品,其實是生前契約和靈骨塔位!可笑的是徵才廣告中還說公司正在申請股票上櫃,來吸引一群夢想領到分紅配股的新鮮人。
六、詐取證件充當人頭:有些詐騙公司是以專門詐取求職者的個人證件為主,這些公司通常會在面試前,要求應徵者填寫各種資料,詢問應徵者平常使用信用卡或金融卡的習慣,同時還要求應徵者提供身分證影本。很多涉世未深的新鮮人不疑有他,就老老實實填寫,並附上身分證影本。
南投縣政府警察局仁愛分局「徵才廣告詐騙」宣導專欄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