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茶道協會茶藝與飲茶文化研習結訓 分享臺灣茶發酵工藝之美
記者林凌霄/南投報導
竹山茶道協會2015茶藝與飲茶文化活動「創意茶飲研習」,15日壓軸掀高潮,移師至竹山工業區「遊山茶訪」,敦聘2位國際級茶專家林獻堂、及陳重嘉開講分享。林獻堂強調,茶文化的發展是必須被傳承。而陳重嘉也透露,今日辛勞製焙茶的手感,即是明天美妙的口感,呼籲青年茶農珍惜臺灣茶發酵工藝之美。縣議員蔡宜助也到場,給予協會林宛儒團隊高度肯定與鼓勵。
2015「茶藝與飲茶文化活動」,有來自全國各地及會員計50員愛茶人士接受10天高階茶師課程訓練,昨日最後一課,上午由鹿谷鄉農會林獻堂秘書分享;下午由遊山茶訪陳重嘉董事長開講及茶藝實務演練後圓滿結訓。
林獻堂秘書主講「台灣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他指出,早期傳統製成的烏龍茶,奠定了臺灣茶的特色,尤以鹿谷凍頂烏龍比賽茶滋味濃醇厚。而今現代因應市場需求發酵與焙火也跟著變了。未來是否找回真正的傳統特色滋味?還是為了經濟效益?值得深思探討,而重點是茶文化的發展,必須被傳承,茶產業才能永續發展。
陳重嘉董事長表示,傳統台茶發酵工藝之美,是必須被保留的。其工序雖然複雜繁瑣辛苦,但每個步驟小細節都是值得傳承的。遊山茶訪考慮近期辦場傳統茶文化工藝的發酵滋味與回甘醇味製茶比賽。陳董同時特別強調,茶的滋味是來自今天辛勞的手感,表現在明天美妙的口感,尤其青年茶農都該有這項理念認知。
聆聽一天壓軸講座,讓回鄉的年輕學員既驚艷又感動。來自竹山陳姓同學提到在家中茶廠裡師父與家人常說,茶不管你要怎做就是做客人要的就是好茶,也從這場講師的分享,才澈底體悟臺灣茶發酵工藝之美。
蔡宜助議員說,竹山茶作面積居全國第二,國內不少比賽用茶,幾乎來自竹山。為了讓大家瞭解更多更好,協會爭取農糧署、農業處支援舉辦本活動,又獲臺灣茶文化推廣協會葉理事長讚助,提供在遊山茶訪茶道教室,協會理事長林宛儒率團隊的用心與付出,教人感動敬佩。
協會理事長林宛儒表示,50名學員10天課程結訓了,相信對中華茶藝歷史文化的認知,茶師茶藝的技術都有所精進,18日有24名將挑戰高階茶師認証檢定,爭取成為推廣台灣茶藝文化的尖兵,祝福應考者都能順利過關取証。
圖一「茶藝與飲茶文化活動」實務演練,學員品茗體驗。
圖二 鹿谷農會秘書林獻堂強調,茶文化的發展是必須被傳承。
圖三 遊山茶訪董事長陳重嘉開講,強調今日辛勞製焙茶的手感,即是明天美妙茶香的口感。
圖四 茶藝教學研習學員專注聆聽。
圖五 2015竹山茶道協會「茶藝與飲茶文化活動」結業合影。
(記者林凌霄攝)
竹山茶道協會茶藝與飲茶文化研習結訓 分享臺灣茶發酵工藝之美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