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谷竹山長在地下的「冬筍」蠢蠢欲動 竹農磨拳擦掌啟動採收行動
記者林凌霄/南投報導
上一波寒流夾帶及時雨滋潤大地,喚醒鹿谷竹山在泥土下的特產「冬筍」蠢蠢欲動,竹農們已磨拳擦掌歡喜開始採收行動。劉文德農友03日先行開園試挖,小有斬獲表示,今年風調雨順,近期老天爺若能再下點雨,春節過年應景的佳餚「冬筍」可望大豐收,敬請饕客民眾期待。
竹與茶是鹿谷竹山二大特有作物,也是居民經濟命脈。一般竹筍多在春夏秋生長,在冬季能夠長竹筍的唯有「孟宗筍」,亦稱冬筍。它背後有一篇家戶喻曉的感人故事,這千年流傳的寓言,旨在於勸人為孝。冬筍是埋在表土下,外行人不但無法找到它的芳蹤,開挖更不易,挖出後可見筍籜被一層金黃色絨毛包裹住黃澄澄的吉祥顏色,大異於一般竹筍,相當可愛。
由於竹山鹿谷得天獨厚的土壤氣候,成就冬筍口感一級棒,堪是全台尚界讚。不過,因產量少,又長在地下,尋覓及採挖不易,工資又貴,價格當然不便宜。這兩天行情,100公斤1萬7、8千元左右,冬至曾上漲至2萬多元。竹農期待今年春節能衝破去年4萬元的行情,賣好價錢過新年。
鹿谷資深筍農劉文德,擁有3公頃餘的孟宗竹園。3日應採訪請求,先為鳳凰山麓的孟宗冬筍開園試挖。同時顧工啟動除草機整地,營造一片藍天綠意清新竹林景觀。劉文德說,品質最佳的冬筍大多是二、三年生的竹子,正常一公頃大約收成2、3百公斤冬筍,但超過三年的老竹,須砍除處理。
劉文德表示,詩人蘇東坡云「無竹令人俗!」,自古竹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且非常重要,但隨著塑膠取代替產品後,竹的用途及價值亦下貶,除了竹筍依舊受歡迎外,目前竹材只能轉型為微量的竹藝品,大多專業竹農也被迫轉業或兼職。
劉文德進一步表示, 目前餐飲西化日盛,多食富含纖維素之冬筍,有益腸道消化。選購冬筍時,以切口較小、中體飽滿者可久放約半個月之久。調理方法甚多,常見者有冬筍排骨湯、還有紅燒冬筍,春節前到鹿谷來可享茶香兼冬筍香喔!。
歲暮冬寒正是鹿谷「冬筍」飄香時!今年風調雨順,冬筍長得肥又美,口感氣味讚。小半天風味餐廳主廚劉松杰說,即日起至春節期間,到竹山鹿谷大啖冬筍爌肉、冬筍湯,是內行仔老饕絕對不能錯過的一項料理,保証香氣、柔軟度都是一級棒,想嚐鮮冬筍,儘快到鹿谷就沒錯。
鹿谷鄉長黃東灝指出,孟宗竹林分佈於深坑、內樹皮及台大林區,約有七、八百公頃,鹿谷的冬筍具有極高品質,與凍頂烏龍茶可齊名,歡迎遊客嚐鮮冬筍正是時候。
南投新聞網
台灣正聲新聞網
圖一 鹿谷竹山在泥土下的特產「冬筍」蠢蠢欲動,竹農劉文德(右)開始展開採收行動。
圖二 劉文德示範挖冬筍表示,挖冬筍的心情和動作,要像挖寶一樣的期待和開心。
圖三 劉文德說,孟宗竹以二、三年生最會長冬筍,超過三年的老竹就砍除。
圖四 高聳的孟宗竹林,架構藍天綠意的美麗竹林景觀。
(記者林凌霄攝)
鹿谷竹山長在地下的「冬筍」蠢蠢欲動 竹農磨拳擦掌啟動採收行動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