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原民部落傳統領域 一個保安林有兩個名字

警訊時特派記者張鎰三 嘉義報導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今(112)年攜手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山美部落及里佳部落,將編號第1915號保安林,依照各部落傳統領域,分別命名為「達娜伊谷保安林」和「爵爵斯保安林」,成為臺灣首次一個保安林,同時擁有兩個名稱的案例。反映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對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及部落自主的尊重。
第1915號保安林,橫跨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及里佳村,自民國25年編為保安林起,茂密的森林守護當地部落周邊環境,避免土石崩塌,也涵養溪流水源,成為部落傳統漁獵場所。
為了連結地方與保安林的情感,鼓勵大眾親近保安林,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近年積極推動居民參與保安林命名,在訪談山美、里佳部落,蒐集命名資料時,耆老們強調兩個部落,分別利用第1915號保安林的不同區域,應各自命名以彰顯其文化和歷史價值。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與兩個部落耆老,和資深獵人特別召開會議,紀錄第1915號保安林內各個區域的鄒族傳統地名,協助部落留下珍貴的文史資料,並透過鄒族自然資源共同管理會深入討論協商,由兩部落代表,依傳統領域分別將保安林命名為山美部落的「達娜伊谷保安林」,及里佳部落的「爵爵斯保安林」。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分署長張岱表示,「非常榮幸能夠參與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命名過程。這次保安林的雙重命名,反映了臺灣原住民部落的文化多樣性,也展現了我們對部落文化的尊重。」。
本次命名成為臺灣首創,一個保安林同時擁有兩個名稱的紀錄。突顯與原住民族共管森林資源的新里程碑,不僅是對原住民文化的尊重,也強化了雙方共同守護生態和文化價值的承諾,體現保護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的共同使命。#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