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節氣凍手凍腳中醫顧心肺脾胃有妙法


警訊時報記者張鎰三 嘉義報導

入冬以來,寒流、大陸氣團和東北季風頻繁襲來,氣溫急降,空氣品質惡化,造成許多年長者、婦女、兒童及體質較虛寒者感到手腳冰冷、呼吸道不適,甚至引發過敏和氣喘。

大寒作為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迎來今年最強寒流,但同時也是調養虛寒體質的絕佳時機。

然而,今年的天氣異常,白天炎熱,夜晚極寒,溫差大得像秋冬交替一樣,使人體適應環境變化變得更加複雜。

《內經》有「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正反映了這段時期的身體保健重要性。

朴子醫院中醫科李昌諴博士表示,面對國內流感、類流感和新冠疫情的增加,朴子醫院中醫門診,近期注意到過敏體質,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增加,而且有反覆感冒狀況。

在這種流感、類流感和新冠疫情反覆的時期,上呼吸道不適的症狀更加引人注目。為此,朴子醫院中醫科特別提供了一款,可根據體質調整的秋冬養生茶飲方案,具有溫中、清熱、潤燥的功效,有助於禦寒、加強免疫力,內外兼治,達到治病、防病和預防秋冬疾病復發的效果。

特別適用於冬天症狀加劇的虛寒性疾病,如心肺功能不佳、鼻過敏、氣喘等患者,應當抓住這個時機進行治療。

秋冬養生茶飲配方如下,秋冬養生茶飲主要是由金銀花(1兩)、與水1000 c.c.,文火熬煮10分鐘加入薄荷葉(2兩)、紫蘇葉1兩,生薑片(數片) 熬煮5分鐘。也可以將煮好的與茶湯,放入桂花瓣增添香氣。

朴子醫院中醫科主任李昌諴指出,今年氣候變化劇烈,加上氣候寒熱夾雜,這款茶飲特別針對氣溫變化快速的氣候,具有補充體力的效果。特別適用於今年冬季,可溫中、清熱、潤燥,禦冬寒。同時提醒虛寒患者,應該搭配溫熱飲食食療,及戴帽子、穿背心、入眠時穿寬鬆睡衣、足浴(泡腳),以全面防範寒冷對身體的影響。#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