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警局長親自現聲 攜手警廣暢談識詐
警訊時報特派記者張鎰三 嘉義報導
嘉義縣警察局局長李權哲,為提升民眾防詐的觀念,特別親自到警察廣播電臺臺南分臺,以被害人遭受詐騙真實案例,進行故事性論述。以沉浸式的方式讓民眾身歷其境,感受遭詐狀況,跳脫以往政令式宣導方式,加深民眾記憶,提升民眾識詐觀念。
局長李權哲指出,詐騙集團常假冒商界、投資界名人,在臉書(facebook)等社交網站散布假投資廣告,以股票、虛擬貨幣「高獲利」、「低風險」等話術,吸引用戶點擊加入「投資群組」。
而群組內其他由詐騙集團創立的假帳號,以曬單、炫富等敲邊鼓方式,引誘不知情民眾進場投資,下載其提供的假投資APP,並依指示操作,利用現金、匯款、購買虛擬貨幣等方式儲值金錢。
當被害人要獲利了結時則以「須補足金額」、「手續費」、「帳戶凍結」等理由拖延,要求被害人再次提供儲值金錢,並派出假冒「投資公司外派專員」、「虛擬幣商」的車手,向被害人面交收取金錢。
也會慫恿民眾購買黃金、貸款、虛擬貨幣等方式進行詐騙,直至被害人無法再提供金錢後,詐騙集團便直接封鎖神隱,始驚覺遭詐騙報案,請勿輕易受騙。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公布的「打詐儀表板」,全國詐騙案件手法前五名,依序為「假投資詐騙」、「網路購物詐騙」、「假買家騙賣家」、「假交友投資」、「中獎通知」。
嘉義縣113年7至9月份,發生詐欺案件計有891件,財損達新臺幣5億396萬元。其中亦以假投資案件財損2億7,887萬元(占55%)最為嚴重。
嘉義縣警察局提醒民眾,投資應循正當合法管道,切勿輕信來源不明投資管道,或網路連結。高獲利必定伴隨高風險,聽到「保證獲利」、「穩賺不賠」、「加LINE群組」必定有詐。
如有疑慮請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撥打110報案,未來本局除持續查緝詐欺犯罪外,亦將透過實體及網路等管道,加強識詐宣導力道,降低詐騙犯罪發生。#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