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良心為依歸 程序正義不是口號 神氣家族《公民覺醒 法稅轉型正義》
落實良心為依歸 程序正義不是口號
神氣家族《公民覺醒 法稅轉型正義》

【記者謝文翰/台北報導】
報稅是當前最熱門話題,儘管「愛心辦稅」常被政府官員掛在嘴上,為何人民超怕被稅捐機關「愛上」?推計課稅就能驚爆出逃漏稅?行政救濟可能變成萬年不死稅單?政府可知民心向背?行政作業存在哪些黑箱?5月7日(週六)上午8:30,中視將播出神氣家族《公民覺醒 法稅轉型正義》,將帶大家繼續回顧「2016年世界公民日國際論壇-世界公民覺醒 為人權正義發聲」,各界法稅權威專家就台灣目前稅制之行政執行、訴訟判決等過程中,違反程序正義、侵害人權的現況深入剖析,並提出專業的法治革新根本之道。值得國人、稅捐機關及政府官員等各界人士共同關心。

「無言」的悲劇-可憐納稅人竟無權利為自己辯解?

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聯會主委蘇友辰律師引用世界公民宣言第三點,「世界公民應以良心為依歸,興善念、做善行,自助助人」,呼籲此點很重要。蘇友辰以太極門稅務冤案為例,指出主審太極門稅案的法官若有這種善念,能像刑事審連續判決無罪,做出符合正義的裁判,就不至於拖到20年還不能夠平反。國稅局重新復查如能將原課徵補稅的處分一併處理,案子就可以完全推翻掉。但癥結就在財政部先後在民國50年、67年、68年所作成的三號函釋,認為復查的決定是獨立而有別於原課徵處分,兩個是併存的,所以縱然撤銷了復查決定,原處分還在,案子才會沒完沒了。行政法院如果能改變對這三號解釋函宣告確有違法與違憲之處,就可以重新認定原處分跟復查的決定是連在一起的,而撤銷復查決定,原處分就不復存在。蘇友辰談到,近期有一場最高法院言詞辯論座談會,經審、檢、辯、學等各界討論後普遍認為,最高法院包括行政法院,如遇法律原則或見解有爭議時,應要舉行言詞辯論,並依論辯結果執行裁判,另也要尊重被告有到場陳述的權利,這就是所謂法律的正當程序。蘇友辰強調這種司法審查型態的改變,有助於一些重要的法律見解爭議能形成可拘束下級審、法院,或下級稅捐行政機關的核課行為,萬年稅單就可以解決。

漠視程序正義的後果-「依法行政」變成侵害人權利器?

「人民的冤屈需要靠20年的時間,而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不能解決,我們就不能說是一個法治國家」東吳大學法律系胡博硯副教授直接表達看法。他指出,為什麼要有程序正義?因為我們要追尋實體的正義。如果國家的執法者,對於法律的正義不了解,那麼「依法行政」的大旗將會變成侵害人民權利的利器。他談到,行政程序法實施至今已超過十年了,結果一堆行政機關對於行政程序不了解,都覺得程序問題是小問題,但實際上就是阻擋正義的大問題。台東美麗灣的案子再度判決定讞,顯示法院在審查程序上是非常嚴格的,近年被撤銷的土地徵收案,法院未介入實體決定的正義與否,卻要求做成決定之前必須按程序來,不管在稅法或行政程序法上的職權調查都應遵守程序。部分稅法規範其實比行政程序法寫得更仔細,但實際運用上卻都是「我愛怎麼調查就怎麼調查」。最大的問題就是,「稽徵人員用的經驗法則,跟我們的經驗法則是不太一樣的,但卻決定了人民的生殺大權。」行政機關往往忽視了程序上有關陳述意見的問題,真正的陳述意見,是必須要以書面通知本人前來,最重要的要讓陳述人知道是要來陳述什麼事。

胡博硯引用國外經驗,談到德國聯邦行政法院院長來台訪問曾提及,德國行政法院做成的判決對行政機關很有影響,甚至行政機關的規則也會隨著判決而變動,而德國聯邦行政法院的判決,也有可能受到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指責違憲而撤銷。在德國,身為行政法院院長或行政機關,都非常信服法院所做的判決,因為它們深信司法是捍衛憲法的核心制度。可是就台灣的民主法治現況而言,顯然還有一段距離。

揭開行政黑箱-調不調查沒關係,稅官說了算?

輔仁大學法律系邱晨助理教授認為,稅捐稽徵法本身是一個課稅程序的規定,應要以更高門檻的規定保障人民,目前實務上很嚴重的問題是,稽徵機關很容易把推計課稅直接認定成漏稅事實。而推計課稅的構成要件是當納稅人違反協力義務時,稽徵機關可以用同業利潤標準來推計做為課稅的依據。但在認為有逃漏稅嫌疑時,不能夠直接認定推計課稅就是有逃漏稅構成事實之合致,必須要另外再調查逃漏稅的事實。對於目前非常氾濫的稅捐逃漏認定程序,邱晨指出若能做明文規定的話,就可以免除因調查怠惰,而直接認定逃漏稅事實的結果。

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兼任助理教授蔡孟彦博士談到,行政機關在做成的行政處分時,本來就有職權調查的義務,國家真的要跟人民收錢,要讓人民繳的服氣,要告訴人民規定是什麼,查到什麼,而不是懷疑人民沒有誠實納稅。稅制是對人民財產權的限制,國家是要盡調查的義務且負起舉證責任的。

公民覺醒落實法治國家,歡迎週六8:30鎖定中視收看神氣家族《公民覺醒 法稅轉型正義》,或上太極門網站http://www.taijimen.org 觀賞,超過22位重量級學者專家從「程序正義」、「有效救濟」、「事實認定之證據法則」等專業角度為司法、賦稅把脈,接力發言,精彩可期。此外,近期發起『世界公民宣言』連署活動,歡迎民眾上網連署http://www.worldcitizens.org.tw,期望凝聚世界公民的力量,實踐轉型正義。

蘇友辰表示,司法審查型態的改變,能有助於一些重要的法律見解爭議能形成可拘束下級審、法院,或下級稅捐行政機關的核課行為,萬年稅單就可以解決。

胡博硯談到,為什麼要有程序正義,因為我們要追尋實體的正義,如果國家的執法者,對於法律的正義不了解,那麼「依法行政」的大旗將會變成侵害人民權利的利器。

邱晨認為,稅捐稽徵法本身是一個課稅程序的規定,應要以更高門檻的規定保障人民。

蔡孟彦談到,國家真的要跟人民收錢,要讓人民繳的服氣,要告訴人民規定是什麼,查到什麼,而不是懷疑人民沒有誠實納稅。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