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木災害防救體系一次到位
記者張鎰三/嘉義縣報導
每年的颱風為臺灣帶來充沛雨量,同時也會造成漂流木為害,為防患及減災,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本5月28日在觸口工作站邀保安警察第七總隊、臺南市政府、嘉義縣政府等共計13個單位,辦理「漂流木清運辨識及查驗兵棋推演」及「整備研商會議」。
會議中報告為達成行政院「讓台灣真正是美麗之島」的政策目標,期各政府部門能共同以「向海致敬」之態度清潔及保護海灘(岸),各清理單位於天然災害後以7日為原則,將漂流木清理完畢或打撈集中至臨時堆置場。期加強機關之合作默契及模擬漂流木發生期間可能發生之狀況,可提升應變效率,讓減災、整備、應變一次到位。
嘉義林區管理處表示,為加強各權責機關處理天然災害漂流木之標準作業流程,能及時進行打撈清理、辨識、註記、集運及查驗等作業,使傷害減到最低程度,每年均會舉行模擬演練及研商會議。
演練由兩個階段進行,一開始模擬天然災害發生後由機動小組及巡視人員進行巡視,若有發現漂流木則通報鑑識小組,當場判識、檢尺及打印。第二階段為公告民眾撿拾期間,民眾撿拾完至臨時檢查站辦理登記,並模擬各種車輛裝載漂流木之情境之應對,藉此檢視現有編組人力及各項裝備是否完善,強化現場人員在第一時間進行正確處理流程之能力,杜絕不法情事之發生。
嘉義林管處處長張岱指出漂流木屬於國有財產,民眾應於政府公告自由撿拾時才可撿拾,並注意撿拾開放的對象、區域、期間及可撿拾漂流木之尺寸、重量等,如有撿拾貴重木如臺灣扁柏、紅檜、臺灣肖楠、臺灣杉、香杉、臺灣紅豆杉、櫸木、烏心石、牛樟、臺灣檫樹、黃連木及毛柿等,應先查看是否有國、公記號烙印,若有烙印,要記得交還管理機關,切記勿擅自帶回而觸法。民眾自由撿拾漂流木均須到臨時檢查站登記「拾得漂流木搬運登記表」後才可搬運。提醒倘非自用之拾得漂流木應申請「臺灣林產品生產追溯系統」。#
)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