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子老建築保存再生成果發表會
記者張鎰三/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長翁章梁十一日在朴子市大槺榔涂家老建築保存再生成果發表會中,感謝各界及文化觀光局團隊對保存老建築的努力,希望這些具有情感傳承意義的老建築,能成為庄頭第二個活動中心和公共空間,為地方產業再生做出貢獻。
嘉義縣政府十一日上午在朴子市大槺榔舉辦「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保存成果發表會,翁章梁參觀已有百年歷史的涂家老屋內部陳設,勾起了翁縣長小時候住在義竹農村的成長記憶,他還與鄉親一起在三合院用早期的洗菜竹編農器洗苦瓜、喝苦瓜水、體驗竹編手作與享用農村點心,百年老屋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嘉義縣目前已累積輔導超過四十件申請案,其中十三案獲得「建物整修補助」,三案獲「文化經營租金補助」,補助金額一千七百十一萬元。
今年十二月,嘉義縣政府再爭取文化部老建築2.0補助計畫,一一0年度將持續鼓勵更多具有文化資產價值的區域,讓老建築保存補助申請案遍及十八鄉鎮市,尤其深入國發會地方創生極力輔導區域如山區的梅山、竹崎及海區的東石、布袋等鄉鎮,希望能有更多亮眼的表現,帶動地方發展契機。
。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許有仁指出,嘉義縣執行「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三年來,除了文化經營類補助租金的三案,還輔導十三棟老屋進行「傳統工法、修舊如舊」的建物修繕,包括木構造、磚造、編竹夾泥牆、石灰壁等傳統建築技術,以及仰合瓦作屋頂的薄仔瓦、水泥瓦等傳統材料,甚至是許多傳統民居裡的石灰壁畫修復與保存,這些修繕過程所乘載的價值,不只是傳統技藝,更重要的是「傳承」。
翁章梁指出,老屋修繕後,不但保存了生活記憶,還把小時候的生活空間提供公益和公共空間使用,這就偉大了,涂家老宅成為社區另一個活動空間,庄頭還組織「神耆樂坊」八音團,參與地方宮廟典和各項活動,不但凝聚了鄉親的感情,也讓庄頭更活動、更進步。#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