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里山製茶技術競賽竹崎鄉年輕茶農郭紋廷奪冠
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嘉義縣政府共同主辦,嘉義縣番路鄉農會為執行單位,梅山鄉農會、阿里山鄉農會、竹崎地區農會聯合協辦,此項製茶競賽行之多年,是為提升大阿里山茶區茶農製茶技術水準,鼓勵青年茶農研習傳統純手工製茶技術,並創新研發各項茶產品,8月19日起為期兩天時間,在番路鄉隙頂名峰製茶廠、瑞峰製茶廠、旭隆製茶廠等三家舉行,邀請茶改場魚池分場前分場長郭寬福、茶改場凍頂工作站站長林儒宏為評審委員,助理評茶員蘇庭瑤、楊小瑩,(20日)競賽成績出爐由竹崎鄉年輕茶農郭紋廷奪得冠軍獎。【記者文祥番路鄉報導】

110年大阿里山茶區製茶競賽,經各農會推薦選手可看出選手年輕化,茶2代、茶三代居多,選手報名後由郭寬福老師講解製茶競賽要點,隨即以兩天一夜製茶競賽,從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攪拌、炒菁、初揉、初乾、手工整形、手工團揉、成品乾燥等程序,過程採傳統純手工製作。另外在茶評鑑標準項目、評分比例分為20%形狀半球勻整,乾燥適當,無焦狀或茶葉碎屑,茶乾色澤鮮豔墨綠帶光澤,紅梗、黃葉均不宜。20%湯色蜜黃鮮豔、澄清明亮。60%香氣清香撲鼻、飄而不膩,悶雜、焦味皆不宜。滋味菁淡苦澀為缺點、圓滑新鮮無異味,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甘滑韻味強。

番路鄉農會總幹事盧淑惠表示:嘉義縣茶區分佈在梅山、竹崎、番路、阿里山等四個鄉鎮,統稱為大阿里山茶區,嘉義縣政府20多年來致力推展茶產業,以精緻茶行銷為嘉義茶都,每年於秋季中舉辦製茶競賽,製茶選手由梅山鄉農會、竹崎地區農會、番路鄉農會、阿里山農會等四個鄉農會推薦,在番路鄉隙頂茶區舉行,以大阿里山茶區半球形包種茶製茶技術競賽為主,藉以競賽互相觀摩切磋、檢討改進製茶技術以提昇茶葉品質,增進大阿里山茶之市場競爭力。

農委會茶改場魚池分場前分場長專業評茶人郭寬福老師,針對110年製茶技術競賽的茶青與製茶技術做了講評他說:這次從40位年輕選手的製茶過程,發現選手在日光萎凋度都很足夠,這是非常好的現象,表現出大阿里山茶區的茶葉固有的特色,好茶除了茶園管理以外,茶葉進入茶廠前重要的日光萎凋,我們看到年輕的選手似乎都懂得如何來日光萎凋提升製茶的品質,這是很欣慰的事情。但在評茶中我們發現一小部分的缺點,都是茶葉攪拌過度,茶湯表現清爽比較不好,但是茶葉帶青味就很少,我個人認為就是很好的現象,所以茶湯經過有攪拌後,大部分的茶湯都很清甜、很濃郁,很有大阿里山高山半球型包種茶的特色。另外發現到在整形的部分選手都有進步,尤其今年的茶青比較嫩,炒青時須注意保留一些水分,接著揉捻、整形才有辦法進行,所以在揉捻、整形的部分出現黃葉或無法整形的已很少,是一個好現象。今年整體來講從外觀形狀、茶乾、茶湯色澤、香氣、滋味等等各方面都有提升,所以恭喜入等的參賽者,沒有入等的繼續加油。

番路鄉農會推廣部主任胡芸芸指出:110年嘉義縣製茶競賽,4鄉鎮農會共推40位選手參賽,兩天時間完成製茶程序,番路鄉農會聘請茶業改良場專業評茶專家擔任評審委員,依照評審結果,錄取冠軍1位、亞軍3位、季軍6位,合計10位。得獎分別致贈獎金如下:冠軍6,000元、亞軍3,000元區、季軍2,000元,另前10名得獎選手均頒發獎牌(座)公開表揚,並於番路鄉農會官網及粉絲專頁公告推廣,讓所有參加選手將頒發參加獎狀以茲紀念。

110年度嘉義縣大阿里山茶區(半球型包種茶)製茶技術競賽得獎名單:冠軍一名 郭紋廷(竹崎鄉)。亞軍三名羅竣瀚(竹崎鄉)、洪祥宏(竹崎鄉)、鄭捷錡(竹崎鄉)。季軍六名:1.簡嘉慶(梅山鄉)、2.王勝為(竹崎鄉)、3.邱宏仁(梅山鄉)、4.蔡毅菖(梅山鄉)、5.楊騏鴻(阿里山鄉)、6.李柏蒼(番路鄉)。番路鄉農會預計將在110年柿子節活動中表揚得獎選手。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