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政府呼籲民眾掃墓,防範毒蛇咬傷及感染恙蟲病

記者張鎰三/嘉義縣報導
清明期間,嘉義縣政府呼籲民眾至山區掃墓、賞花、登山、郊遊時,應小心防範毒蛇咬傷,同時避免被恙蟎附著叮咬而感染恙蟲病。
嘉義縣衛生局指出,由台灣地區毒蛇咬傷調查資料顯示,毒蛇咬傷情形,依序為赤尾鮐、龜殼花,飯匙倩、雨傘節、百步蛇及鎖鏈蛇。如不慎被毒蛇咬傷,要牢記「五要五不」,五要就是要視為毒蛇咬傷處理、要記毒蛇外觀特徵、要脫飾品,避免肢體腫脹、要包傷口上緣,減緩毒液擴散、要保持冷靜並儘速就醫。五不就是不割開傷口、不用嘴吸出毒液,避免感染、不冰敷,避免組織壞死、不飲酒或刺激性飲料,避免加速毒液作用、不延誤就醫,耽誤治療時機。
衛生局表示,嘉義縣各醫院及阿里山、梅山、大埔鄉衛生所,都備有抗蛇毒血清,可緊急調撥使用,民眾可上抗蛇毒血清儲備點網頁https://mis.cdc.gov.tw/PLC/PLC_ QR001.aspx查詢。
至於恙蟲病病例,台灣全年都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每年四至五月病例開始增加,六至七月為高峰期。恙蟎幼蟲會停留在草叢,伺機攀附到經過的動物或人類身上,行經草叢環境且未做好保護措施,就有可能遭恙蟎叮咬而感染。
恙蟲病的潛伏期約九至十二天,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恙蟎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
縣府提醒民眾,出遊及掃墓時應做好自我保護措施,如出入草叢處活動,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或可使用政府主管機關核可含DEET或Picaridin的防蚊藥劑,依照標籤指示說明使用。
離開草叢後應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就可減少感染機會。行經山區可以棍棒打草驚蛇,穿著長靴自我保護,小心防範毒蛇咬傷,如被蛇類咬傷,請保持鎮定,儘可能辨別毒蛇形狀、顏色及特徵,可用彈性繃帶或絲襪包紮患肢,再利用木板、樹枝作成夾板,將傷肢固定並使其低於心臟以下,儘速送醫。#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