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下城市高峰論壇 翁章梁分享廢蚵殼、繩成功創造循環經濟經驗
記者張鎰三/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長翁章梁受邀在二0二二天下城市高峰論壇,針對「推動海洋循環經濟 開創環境永續價值」主題進行專講,分享嘉義縣廢蚵殼、繩成功創造循環經濟經驗。
翁章梁指出,在東石、布袋沿海村落,有許多漁戶以牡蠣相關行業維生,形成特殊的漁鄉風情。嘉義沿海盛行牡蠣養殖「東石蚵」、「布袋蚵」名聞全台。
國內牡蠣殼年產出量約十二萬公噸,嘉義縣海區就占了近七成,約九萬公噸。但廢棄牡蠣殼因無適當場所堆置,加上民眾任意放置在住家門口及戶外空曠處,造成嚴重環境髒亂、蚊蟲孳生與異味污染問題,甚至影響遊客觀感。
因此,輔導業者設置合法暫置場,做好相關污染防治設施及督導其後續營運管理,成為推動循環經濟最關鍵任務。
為扭轉沿海鄉鎮五十年來,因廢棄蚵殼任意堆置,造成環境污染及民眾負面印象,翁章梁率領環保局和農業處團隊共同研商,在一一0年三月制定「嘉義縣廢棄牡蠣殼暫存場設置管理要點」,從源頭解決廢棄牡蠣殼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並輔導「有限責任嘉義縣季津漁業運銷合作社」於一一0年十二月完成全國首座合法廢蚵殼暫存場。
同時,針對廢蚵繩回收,嘉義縣率先全國試辦廢蚵繩回收,並提高一倍收公斤,祭出每公斤十五元方案,吸引蚵農、資收商、洗蚵場願意共同投入。縣府攜手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台化公司,以創新技術將海廢中尼龍資源回收再利用,將蚵繩循環再利用為尼龍原料。
接著, 台化公司由紡絲、織布生產為回收環保絲,做為一種適合製作運動機能服飾的材料,翁縣長驕傲地介紹,今日身上穿的衣服,就是用廢棄的蚵繩所製做,具有綠色環保標章的衣服,全台首件限量版海廢機能衣。
翁章梁說,透過回收環保絲開發的概念,減少石油耗用、降低地球資源浪費,嘉義縣攜手、中央與民間企業合作建構海洋廢棄物循環經濟綠色新里程碑,共同為海洋環境改善盡一份心力。#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